對于遭受家暴的女性而言,僅將施暴者繩之以法還遠遠不夠,開始新生活是更迫切的需求,這意味著她們需要庇護所、住所、工作機會、醫療服務和心理輔導等。美國國會1994年通過《反對對女性施暴法》后,已撥款十幾億美元,希望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預防和救助體系來消除家暴,但效果不佳。以南卡州為例,全州46個縣每個縣至少有一所收養流浪貓狗的救護站,但對于遭受暴力傷害的婦女,卻一共只有18個庇護所。僅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間,因庇護所人滿為患,不得不離開的女性家暴受害者就有380名。 值得注意的是,槍支泛濫讓女性被伴侶殺害的風險增加。美國暴力政策中心的報告顯示,美國女性人口在25個高收入國家女性總人口中占32%,但因槍支致死的女性人數卻占到84%。哈佛大學傷害控制中心研究發現,槍支越多,女性被殺害的概率越高。在美國,槍支數量越多的州,婦女死于家暴的人數也越多。 美國現行槍支管理的思路是防止槍支落入危險人群手中,民眾合法購槍需要提供身份、住址等信息。美國聯邦調查局據此進行背景審查,家庭暴力罪犯被明確禁止持槍。官方統計,在需要對購槍者進行背景審查的州,女性被伴侶開槍打死的概率要比其他州低將近四成。 但現行法律存在明顯不足,一個明顯漏洞存在于購槍背景審查中使用的全國即時犯罪背景調查系統。美國進步中心學者阿卡迪·格尼和切爾西·帕森斯在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僅有康涅狄格州、新罕布什爾州和新墨西哥州能夠提交相對完整的禁止持槍人員名單。這一缺陷意味著本應在持槍“黑名單”上的不少家庭施暴者依然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槍支。 在非法渠道流轉的槍支是另一重隱患,目前美國有40%的槍支通過私人和網絡渠道進行交易,可輕松繞過背景審查。威斯康辛州的希娜2012年向法院申請了對丈夫的家暴禁令,但希娜的丈夫還是通過網站從一名私人賣家手中購得槍支,并在第二天開槍將希娜打死。 槍支與家暴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關注。2014年,美國國會參議院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女性面對的槍支暴力問題舉行聽證會。但在立法層面,控槍困難重重。槍支泛濫導致的家暴高致死率,仍是美國繞不開的棘手難題。 |
相關閱讀:
- [ 04-06]希臘人通過“枕頭大戰”反對家庭暴力
- [ 01-16]加拿大家庭暴力案日均241宗 打老婆居多
- [ 11-24]英國擬將心理虐待列入家庭暴力 最高可判14年監禁
- [ 10-03]美加州一市長疑因家庭暴力被妻槍殺
- [ 03-04]德媒:中國立法有望打破家庭暴力話題禁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