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8日電當地時間16日,俄聯邦航天署證實,當天,俄羅斯搭載墨西哥通信衛星的一枚“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后墜毀。俄羅斯的太空計劃在最近幾個月遭遇了一系列令人尷尬的事故,前幾天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派遣的無人貨運飛船在軌道上失控,隨后數天墜入大氣層燒毀。地面控制中心對失控的飛船完全失去了控制,連何時墜入大氣層都無法確定。分析認為,俄航天活動曾經是可靠空間技術的代名詞,如今,或已處于“式微”的邊緣。 航天領域失敗案例頻發 5月16日,搭載墨西哥通信衛星的俄“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火箭發射升空約500秒后,火箭第三級發動機出現問題,從而導致火箭墜毀。目前俄航天署正在調查具體原因。 而這是當天俄航天部門遇到的第二次緊急狀況。16日凌晨,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隨航電腦在執行修正軌道任務時,突然收到與空間站對接的“進步M-26M”貨運飛船傳來的信號,顯示該飛船上負責推進調整空間站飛行的一臺發動機未做好工作準備,軌道修正任務只得暫停。 4月28日,“聯盟-2.1a”火箭搭載“進步M-27M”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原定于6小時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發射后不久,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無法收到飛船傳送的遙測信息,發射失敗。飛船繞地球飛行160圈后脫離軌道,于5月8日墜入大氣層燒毀。 此外,在2011年8月因運載火箭第三級動力設備故障而導致一艘“進步”貨運飛船升空后爆炸。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另外兩艘“進步”飛船分別遇到自動對接系統技術故障和導航天線未展開等困難,但最終均順利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火箭設計陳舊 技術進步緩慢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科學院專家卡拉什表示,近期俄運載火箭接連出現問題,反映出俄本國航天技術領域出現系統性衰退,潛藏著重大隱患。航天領域衰退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科研水平低迷、技術進步緩慢。 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來自前蘇聯時代,是俄羅斯商業衛星發射的主力平臺,最近幾年已經發射多次機械故障。“質子-M”運載火箭的失敗具有規律性,幾乎每隔幾次發射都會出現一次致命的故障,結果是星箭具毀。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正在考慮是否將利用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而“進步”貨運飛船從1972年開始向太空輸送貨物,雖然執行向空間站定期補給食品、貨物、燃料和儀器設備等任務,為國際空間站的運行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到1993年才發展出兩代,隨后便無更新。 |
相關閱讀:
- [ 05-12]美國航天局前局長對美中空間合作前景表示樂觀
- [ 04-30]俄航天署稱“進步”號飛船遙感失靈 導致發射失敗
- [ 04-23]俄羅斯新航天計劃保留載人繞月飛行項目
- [ 04-20]歐洲航天局:500顆小行星或存在撞擊地球威脅
- [ 04-18]美航天局長不看好“火星一號”移民計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