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部分地區震感明顯 邊防官兵緊急排查災情 受尼泊爾地震影響,中國西藏邊境地區出現山體滑坡,部分道路塌方,截至12日晚已造成至少一人遇難,兩人受傷。西藏地區吉隆鎮和樟木鎮震感強烈,拉薩市也有輕微震感。 震后,針對吉隆鎮轄區危房較多等情況,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吉隆邊防檢查站組織20名官兵緊急出動,冒著余震危險,火速趕往吉隆鎮展開安全大排查,詳細排查倒塌房屋以及人員被困情況。 “這次地震可以判定為4月25日8.1級地震的余震。震中距離中尼邊境較近,因此對于西藏的破壞程度或更嚴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稱,“中尼邊境山體滑坡、滾石等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對于道路搶通等災后救援則會有新的挑戰。” 另外,距離尼泊爾“4·25”強震已過去半個月,在受到地震波及的西藏日喀則地區,災區學校已經復課,民眾衣食住行得到了妥善安置,生活正逐步恢復正常。 尼泊爾處著名地震帶 全球進入強震活躍期? 尼泊爾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因此容易多發強震。自1900年以來,該國共發生了8次大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了8.1級地震。在1934年,該國也曾發生過8.1級強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全球地震活動以2004年蘇門答臘9.0級地震為標志,已經進入了8級地震活動的高發期,呈現出類似于20世紀前半葉全球8級地震多發的態勢”。 “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全球仍是地震活動高潮時期”,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鄧起東在2013年曾作出研判,他的理由是全球地震活動過程并不是隨機的,存在周期性和叢集性。 不過,并非每次強震都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與震源深度、地震時人們的作息狀態和震區房屋抗震性能相關。此外也應看到,地震活動是正常現象,地震造成的破壞是局部性的,不必過于恐慌。(完) |
相關閱讀:
- [ 05-12]尼泊爾“堅守者”講述7.5級強震一刻
- [ 05-12]尼泊爾首都機場震后重新開放 中國航班陸續恢復
- [ 05-12]尼泊爾發生7.5級地震 韓政府了解當地韓國公民情況
- [ 05-12]外媒:7.5級強震致尼泊爾36人喪生 1100余人傷
- [ 05-12]媒體稱強震致尼泊爾11人喪生 超過270人受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