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這是三年前,新華社記者劉杰在陜西農村拍攝的一組照片,這些空椅子代表著外出打工的家庭成員。這是三年前的陳榮英,當時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如今,三年過去了,陳榮英,還是一個人留守在老家,丈夫冷慶洋,今年已經52歲,在哈爾濱的一個工地上做工。 陜西省石轉鎮雙聯村村民 冷慶洋: 白天干一天,干12小時,晚上又加班,加到早晨的7點。慢慢撐吧。吃住不行,吃不飽。拿點錢到外面買零食吃。 記者: 每個月三四千的工資都怎么花呢? 冷慶洋: 花一千多,剩下的自己存著。 解說: 冷慶洋說,他還得繼續干下去,愛人陳榮英,也已經習慣了一年見一次的日子。和陳榮英一樣,留守在家的還有揚大會,她的丈夫從30歲就開始外出打工,如今,小陳已經變成了老陳,她的丈夫陳代前,今年已經58歲,還在西安打工。 記者: 快60歲了,為什么他一定要出去打工? 陜西省石轉鎮雙聯村村民 揚大會: 三個娃娃還沒有成家,大的30了,想著家里還是負擔大,我們只有一棟房子也不夠,他只有出去打工,娃娃他們要討老婆。 記者: 在家種地,或者在家附近不能找到工作嗎? 揚大會: 現在地被人家征了,征了一年也沒有多少錢,我們這里山上有野豬,遠一點的種了有種無收,他的計劃,他就干不動,干到快75。 解說: 陜西省的雙聯村,山多地少,經濟落后,有一半多的村民,常年在北京、廣州等地打工,其中,有不少是50歲以上的老人。 陜西省石轉鎮宣傳干部 湯昊: 雙聯村總人口(打工)估計要占到(總人口)60%、70%吧。里邊應該有個20%、30%在50歲以上。很多從事的是體力勞動。主要是像建筑或者隧道這一塊,比如說勞動保障這塊,各類保險這可能有的不是那么十分齊全。政府這一塊要想辦法發展產業。 解說: 勞動強度大,健康風險高,維權意識差,福利保障相對較弱,這些,都是困擾高齡農民工的問題。 2013年7月,高溫酷暑中,鄭州72歲的環衛工靳春波,在清掃馬路時中暑去世。記者之后采訪發現,當地絕大部分環衛工,都是50歲到60歲之間的臨時工,連一紙勞動合同都沒有。去年11月,蘭州一些高齡的環衛工人,竟然被要求簽訂這樣一份承諾書,承諾工作期間產生的一切人身損害,都由本人承擔,此事被報道之后,迅即引發輿論關注,這樣一個有些殘酷的要求,也被相關部門馬上叫停。 但是,即使面對種種風險,即使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高齡農民工,還是要選擇繼續外出打工。 冷慶洋: 再干個五六年吧。想家也沒辦法。 揚大會: (我們)團聚的日子很少,有時候就是到逢年過節回來,有兩個年頭春節就不在家,(他)都在外面。(我)還是太寂寞了。 主持人: 這就是中老年農民工現實中所面臨的這樣一種困境。從2011年開始,我們國家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按照里面的一個細則你注意看,就是年滿60歲,累計繳費,這個費就是養老保險費,這個保費,滿15年,以后就可以按月領取,60歲以后享受相應的待遇。政策是個好政策。但是根據前段時間的調查,在武漢還有南寧市,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行為的調查顯示50歲以上的農民工參保職工養老保險的比例是0。接下去我們就請教一下張翼先生,您怎么看待這個數字,為什么有了這樣一個政策是去保障養老金落實的,為什么不去上這個養老保險,為什么? 張翼: 有這樣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企業不愿意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他想盡可能的降低人工成本的開支,畢竟這一塊占到整個企業人工成本的20%左右。 第二個,農民工自己也不愿意交養老保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想把這8%的錢轉變為現金拿回家去接濟家用,或者是接濟當前在城市上自己的生活用度。 第三個原因,有一些零工不知道怎么樣去參加養老保險。在這個因素的影響之下,再加上經濟的波動,以及農民工在就業過程當中可能存在的,今天在這個企業打工,明天在那個企業打工,可能這一段時間在這個城市打工,另外一段時間又轉移到別的城市打工,導致出現的這個斷裂使得到現在為止真正能夠拿到養老保險的人數是微乎其微的。 主持人: 張先生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政策就是為了讓你用今天的錢去保障你的未來,為什么你只看到眼下,不看到長遠呢?這個問題怎么看? 張翼: 因為當前眼下的壓力大于對未來的籌劃,雖然說農民工的工資在過去的五、六年當中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增長,但是隨著通貨膨脹的增加,以及在城市生活過程當中的生活開支的增加,導致農民工拿回家去現金的收入,就是錢越來越毛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讀書,讓自己的老人安度晚年,就不得不犧牲當前對未來保險的開支。 主持人: 剛才咱們說的是被這個政策,就是沒有享受到政策的這群人,那么他可能說是享受不到這個政策對他們來說門檻有點高。另外一群人就是享受到這個政策的人,多繳就能夠多得,那為什么有些農民工他們并沒有采取多繳這種方式,而是能少繳就少繳,這是什么原因? 張翼: 剛才談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影響就是,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險的繳費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那么整個保險繳下來,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加起來達到43%左右。如果是企業把所有這些保險交齊的話,那么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對于農民工來說,他拿到這個錢現金的當前的欲求就大于對未來保險的欲求,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他寧肯是少繳就少繳。在前面一段時間,尤其是在退保的大潮的過程中,我們說絕大多數沿海地區的農民工在年底都把養老保險退掉,然后拿回現金拿到家里去了,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現在真正能夠享受到養老保險的人數我們就特別理解到是非常少的。 |
相關閱讀:
- [ 04-30]農民工包場全聚德請工人吃大餐 獲評最美工頭
- [ 04-16]拖欠農民工近6萬血汗錢 內蒙古一老賴外逃1年后落網
- [ 04-08]農民工回流難解中西部用工荒 高級藍領一將難求
- [ 03-20]國家統計局否認"暫停公布高齡農民工數據因有誤差"
- [ 03-16]農民工子女家教困局:家教缺失讓孩子融入城市難
- [ 03-12]農民工子女上學之路:離城市還有多遠?
- [ 03-09]法律為農民工撐起保護傘
- [ 03-09]農民工代表朱雪芹的變與不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