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張素)“2030年前將是中國核電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22日說。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當日在北京開幕,此間中國核電專家回應外界關切。 “華龍一號”:國產化率高、安全標準高 展會現場,采用雙層安全殼、中國首個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華龍一號”模型甫一亮相便引起外界濃厚興趣。 “華龍一號”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聯合研發,落地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 不久前,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指出要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裝備與核心技術,為核電裝備“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稱,“華龍一號”在設計技術、專用設計軟件、燃料技術、運行維護技術等方面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首堆建設國產化率不低于85%,批量化建造后國產化率不低于95%”。 邢繼透露,目前“華龍一號”各項工作推進順利,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將于4月底或5月初澆灌第一罐混凝土,計劃在2020年7月投入商業運行。 中廣核“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介紹,結合日本福島核事故經驗,“華龍一號”對安全系統進行改進,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滿足國家核安全局已頒發的現行有效的核安全法規。 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從研究轉向商業應用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建”)此次重點展示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模型,受到外界關注。 據悉,中國核建與清華大學共推高溫氣冷堆技術產業化,接連突破數字化儀控系統、蒸汽發生器、主氦風機、控制棒驅動機等核心關鍵設備,目前高溫氣冷堆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5%。 中國核建總經濟師舒衛國表示,已先后在江西、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市開展高溫氣冷堆項目前期工作,其中重點項目是江西瑞金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審查通過,下一步將向國家發改委申請立項”。 這意味著中國第四代先進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產業化從研究轉向商業應用。舒衛國說,還將啟動高溫氣冷堆綜合利用的相關科研工作,“正在進行60萬千瓦商用高溫氣冷堆標準設計工作”。 中國核能行業:急需突破技術瓶頸 同日舉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5年年會,張華祝在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4年中國核能行業成就顯著,如在役核電機組突破2000萬千瓦、在建核電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等。 從2014年核能科技創新取得突破來看,除“華龍一號”和高溫氣冷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CAP1400初步設計通過國家審查并具備核準開工的條件,中國實驗快堆首次實現72小時滿功率穩定運行,國產先進核燃料元件CF3進入隨堆運行考驗階段,二氧化碳加氧氣地浸提鈾技術取得突破。 張華祝坦言,2015年將成為中國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核能行業也面臨階段性挑戰,“比如AP1000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需要盡快解決首臺機組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內陸核電建設需要加快研究論證”。 張華祝還強調,只有突破核電技術瓶頸,提高核電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三代核電機型的國產化、自主化,才能為核電“走出去”、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完) |
相關閱讀:
- [ 04-16]英媒:中國正為領導世界核電產業而闊步前進
- [ 04-14]日本核能行業誓言日本將在今年內重新啟用核電
- [ 04-09]日本溫室氣體減排步履維艱 核電受創政府難協調
- [ 04-08]福清5、6號機組獲發改委批復 核電或迎密集核準期
- [ 03-31]人民日報:重啟沿海核電建設是現實選擇
- [ 03-24]國核專家回應AP1000核電安全質疑:中美同等安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