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宣傳“隱身”助學救災 中國控煙協會發布煙草促銷贊助監測結果 “營銷煙草就是營銷死亡。”昨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在京發布“煙草促銷和贊助活動的監測結果”。盡管6月1日本市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可經過近百日監測控煙情況仍不容樂觀。無論是零售點銷售、微信等新媒體,還是品牌品鑒會推廣活動,煙草的促銷行為在全面上升。煙草宣傳更加“隱匿”于助學、救災等贊助活動中,值得警惕。 百日監測 促銷行為數全面上升 中國控煙協會從去年11月2日至今年2月10日,在100天時間內監測煙草業促銷和贊助的活動,監測方式是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檢索、篩查新聞報道等形式,收集煙草企業的促銷、贊助案例。 據介紹,這是中國控煙協會自2013年以來,第三次進行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監測活動。監測結果顯示:共發現煙草企業促銷活動62起。其中,銷售點促銷17起,占27%;微信、互聯網促銷8起,占13%;大型推廣活動9起,占15%;品牌品鑒會28起,占45%。贊助有89起。其中,扶貧助困救災52起,占58%;捐資助學30起,占34%;參與社會活動與社會建設7起,占8%。 對煙草業在2014、2015年連續兩次對銷售點進行的煙草促銷活動比較顯示,2015年較2014年上升了6%。而品牌品鑒會更是上升了300%。微信、互聯網上升了33%,大型推廣活動上升了13%。 隱蔽宣傳 借助學救災建好感度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的監測結果中,對煙草業在2015年、2014年與2013年連續三年進行煙草贊助比較顯示,扶貧救災贊助2015年52起,2014年44起,2013年98起。2015年較2013年下降了45%,不過,2014年卻又上升了23%。在捐資助學贊助方面,2015年30起,2014年為11起,2013年25起。2015年較2013年上升了12%、較2014年上升了155%。 中國控煙協會表示,這些數據表明,近年煙草業扶貧救災、捐資助學贊助已經成為推銷煙草業、樹立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此,中國控煙協會會長許桂華坦言,對控煙的宣傳這些年從未停過,然而實際情況是煙企的行為和手段越來越多樣化,不減反增,這非常令人痛心。因此,她認為應該全面禁止煙草企業的促銷和贊助,不管是冠名還是不冠名,“對煙草的推廣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隱蔽,打著捐助助學的旗號令兒童中小學生從小就對煙草企業建立好感度,是非常可怕的”。 擺攤設點 中小學附近平均有4個 昨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指出,通過協會連續三年的監測結果看出,品牌品鑒會已成為了煙草業促銷煙草制品增長最多、宣傳勢頭最猛、占有比例最大的促銷方式。而捐資助學與扶貧助困救災仍然是煙草業進行煙草贊助采取的主要方式。 另外,煙草業正將煙草銷售點作為推高煙草銷售的重要陣地。目前,全國共設有約540萬個煙草銷售點,平均每250個人中就有一個煙草銷售點。有調查顯示,在北京中小學附近200米范圍內,平均有4個煙草銷售點,由此可見煙草制品在中國的易得性,甚至有些用散裝煙的形式銷售吸引青少年。煙草業在銷售點采取做廣告、體驗、品嘗等各種方式宣傳煙草制品,從而達到推高煙草銷售的目的。尤其是應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是,這種銷售手段極大地誘惑青少年吸煙。 此外,煙草業正在利用微信、互聯網、大型推廣活動等形式,千方百計地擴大煙草品牌影響力,促銷煙草制品的策略有增無減。 許桂華表示,人大通過的《廣告法》二審修訂稿中仍未全面禁止煙企利用印刷品、煙草零售點、促銷和贊助做煙草廣告,這樣就為煙企做廣告留下口子。 為此,中國控煙協會強烈呼吁全國人大在《廣告法》三審時,要將全面禁止利用煙草銷售點、印刷品、促銷和贊助等內容做廣告寫進《廣告法》條款中,全面禁止煙草企業一切形式的煙草廣告。 北京晨報記者 徐晶晶 |
相關閱讀:
- [ 04-14]把“控煙手勢”變成“控煙拳頭”
- [ 04-14]“控煙手勢”形式大于實際
- [ 04-14]“史上最嚴控煙”沒有旁觀者
- [ 04-14]控煙:遠非勸阻吸煙手勢所能解決
- [ 04-13]北京6月1日起施行控煙令 設舉報電話及微信投訴
- [ 03-01]深圳控煙一年8856人被罰 中小餐廳等仍是吸煙重災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