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香港一張靚麗的名片 黃蘭發(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法律,賦予香港居民普選行政長官的權利,在香港落實普選必須嚴格遵循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據基本法作出的有關決定,這是天經地義的。然而,此次政改中,香港總有一些漠視基本法、破壞香港法治的雜音、噪音,值得高度警惕。尊重法治精神,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基礎上進行理性討論,凝聚共識,這是香港落實普選的唯一正道。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王振民(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法治是香港一張靚麗的名片,是全體港人特別是香港法律、司法界多年努力奮斗的重大成果。環顧全球,今天多少國家和地方為法治不彰而苦惱,而苦苦掙扎,乃至流血犧牲。歷史經驗證明,即便沒有普選,只要還有法治,香港還可以發展。但是一旦沒有了法治,不管有無普選,香港的繁榮穩定都將不復存在。因此,我們一定要捍衛香港來之不易的法治,更加珍惜法治的價值,更加珍惜基本法,明確基本法在香港法治的核心和靈魂地位。 ●增強港人國家觀念 譚惠珠(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年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落實出現了錯誤認識,而缺乏對國家民族的認識和了解,并不只是年輕人。香港回歸祖國前,港英政府在教育上實行“去中國化”的做法,不講中國近現代歷史,造成多數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苦難歷程不了解,不了解國家民族是如何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下,擺脫列強瓜分、結束割據分裂、戰勝日本侵略者,最終建成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回歸之后,香港本身對基本法的推廣,向宣傳“兩制”傾斜,少談“一國”,以為只要香港保持經濟繁榮,市民就會自然地親近祖國,但由于香港是個與國際社會緊密聯系、多元化的城市,意識形態思維與核心價值均被外來因素影響,港府不占領輿論高地就很難培育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 強世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基本法頒布25年并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后,或需再啟蒙再出發。從現今的情況看,不一定需要做文本修改,而是要制定支撐性制度,幫助基本法貫徹落實。 |
相關閱讀:
- [ 04-13]港澳辦:“一簽多行”政策體現中央對香港民生的關心
- [ 04-13]民生香港分行:3年創造10年業績
- [ 04-13]金門瞄準大陸打造“一日血拼圈” 稱比去香港便宜
- [ 04-13]法律學者:香港需珍惜法治
- [ 04-13]第十三屆香港國際武術節福清市俞艷嬌獲2金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