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
2015-04-01 13:06:5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四、“四個全面”是全局和重點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事物的性質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在多種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里,主要矛盾是處在支配地位和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正確認識和把握規律,認識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聯系,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四個全面”是全局和重點的有機統一。從“四個全面”的內容、功能、地位、作用看,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和各國共同的追求,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時代潮流,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從嚴治黨是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但是,“四個全面”不是簡單的平列關系,而是有機聯系、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和運行機制。在“四個全面”中有戰略目標,有戰略舉措,戰略舉措是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的。然而,“四個全面”又是一個動態的矛盾運動過程,反過來,在不同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四個全面”又是相互轉化、互為因果的,又各自成為目標和手段。比如,當一定環境下,改革不突破成為阻礙發展的主要障礙時,尋求改革突破就成為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工作推進的重點。當一定環境下,法治不完善,不足以保護改革,固化發展成果時,加強法治建設就成為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必須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當一定環境下,黨的建設問題凸顯,影響黨的威望和形象時,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力度就成為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必須狠抓的工作任務。建成小康社會,煥發改革精神,增強法治觀念,落實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這條線索勾勒出了黨治國理政的“路線圖”和社會主義中國行進的未來前景。 另一個方面,如果我們從“四個全面”的每一個“全面”的內在要素看,也會發現它們的每個要素之間也不是完全處在等同和平列位置的,各自的系統中也有工作的著重點、側重點。比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諸項目標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始終是整個目標體系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點目標,只有這個目標實現了,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對所有改革起著牽引作用。在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中,既要發揮好市場的作用,也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但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再比如,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證,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在推進法治建設中黨員領導干部對全社會起著“關鍵少數”的引領和導向作用。還比如,全面從嚴治黨,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思想建設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組織建設要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作風建設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制度建設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反腐倡廉建設要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 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是全局和重點有機統一的原理,在實踐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就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善于牽住工作中的“牛鼻子”,抓重點,抓關節點,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敢于點穴位、疏經絡,聚焦疑點,破除難點,發力重點,推出亮點。就要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這樣我們才能在謀小康之業、揚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執政之基中,占“高屋建瓴”之勢,得“勢如破竹”之效,取繁榮昌盛之功。 (曲青山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
相關閱讀:
- [ 03-26]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哲學基礎
- [ 03-19]《“四個全面”學習讀本》出版發行
- [ 03-16]習近平用“四輪”驅動托起民族復興中國夢
- [ 03-16]以“四個全面”為引領實現偉大中國夢
- [ 03-16]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之際訪福建省代表
- [ 03-15]動圖:代表委員紛紛點贊“四個全面”
- [ 03-15]國平:把“四個全面”的兩會共識化為實干行動
- [ 03-15]“馬上就辦”奏響落實“四個全面”的“最美和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