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
2015-04-01 13:06:5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二、“四個全面”是一個系統 馬克思主義指出,系統的存在是一種普遍現象。聯系是客觀、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現象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則構成聯系。“四個全面”中的第一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布局中的戰略目標。第二、第三和第四個“全面”,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布局中的三大戰略舉措。從整體上看,“四個全面”是一個系統,并且是一個大系統,而每個“全面”則又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小系統。每個小系統又有自己的具體內容,由此決定著系統的性質、功能、作用和地位。整體不等于部分的簡單相加。“四個全面”也不是四個部分的簡單組合,而是有機的統一。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層層遞進,由此構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關聯的有機統一體。 那么,“四個全面”中的每一個“全面”各自是一個什么系統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系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是黨的十八大所確定的,就是到2020年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其基本內涵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從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動力系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是5加1加1:即覆蓋構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相對應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等,具體內容涉及15個領域330多個項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依法治國是保障系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具體要求是: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姊妹篇”,形成“鳥之兩翼、車之雙輪”。 全面從嚴治黨是調控系統。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反復強調,要把黨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黨的領導是“四個全面”之魂、戰略中軍帳之帥。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要求是: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揮人民監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這些要求實際上強調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上都要“嚴”起來,即思想要嚴、教育要嚴、組織要嚴、標準要嚴、作風要嚴、執紀要嚴、懲治要嚴、制度要嚴,把“嚴”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并將其作為一條貫徹始終的主線。全面從嚴治黨標定了治黨的路徑,提出了“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要求。 |
相關閱讀:
- [ 03-26]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哲學基礎
- [ 03-19]《“四個全面”學習讀本》出版發行
- [ 03-16]習近平用“四輪”驅動托起民族復興中國夢
- [ 03-16]以“四個全面”為引領實現偉大中國夢
- [ 03-16]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之際訪福建省代表
- [ 03-15]動圖:代表委員紛紛點贊“四個全面”
- [ 03-15]國平:把“四個全面”的兩會共識化為實干行動
- [ 03-15]“馬上就辦”奏響落實“四個全面”的“最美和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