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
2015-04-01 13:06:5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光明專論】 “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的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飛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戰略抓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指引。 “四個全面”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光輝。認真學習領會和正確貫徹落實這一戰略布局,從哲學高度去認識和把握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四個全面”是一個過程 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八膫€全面”就是一個過程的集合體。我們說“四個全面”是一個過程,不僅是因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個過程,而且它的協調推進也將是一個過程。首先,我們看一看“四個全面”是怎樣提出和形成的。其次,我們分析一下“四個全面”將如何協調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2月11日,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喜迎新春·聯歡茶話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說,“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這就一語中的,深刻闡述和揭示了“四個全面”提出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來的,它是從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們之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正在進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是將來完成時。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主題,是三中全會對我國改革作出的戰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所確定的主題,是四中全會對我國法治建設提出的戰略任務。全面從嚴治黨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的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獲得的經驗、形成的成果進行的概括和總結,又是對今后黨的建設進一步提出的新要求。“四個全面”立足治國理政全局,抓住了改革發展穩定關鍵,統領中國發展總綱,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 “四個全面”來自實踐,要發揮好戰略布局對實踐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還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經受檢驗,并發展之、完善之,然后再上升到新的理論高度,對新的實踐又指導之、引領之?!八膫€全面”統一于我們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實踐中。它的每一個“全面”的演進都是這樣一個過程,它的整體協調推進也將是這樣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動態的、變動不居的、發展變化的、循環往復的,直到其目標任務的完成,新的歷史使命的開始。 從哲學高度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是一個過程的原理,在實踐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就要堅持實踐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為轉移,不能以機械的、固定的、靜止的、僵化的觀點看問題。要認識規律、探索規律、遵循規律、把握規律,不做違反規律的事。要樹立世界眼光、統籌戰略思維、運用創新方法,鑒析好世情、依據好國情、把握好黨情,不斷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
相關閱讀:
- [ 03-26]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哲學基礎
- [ 03-19]《“四個全面”學習讀本》出版發行
- [ 03-16]習近平用“四輪”驅動托起民族復興中國夢
- [ 03-16]以“四個全面”為引領實現偉大中國夢
- [ 03-16]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之際訪福建省代表
- [ 03-15]動圖:代表委員紛紛點贊“四個全面”
- [ 03-15]國平:把“四個全面”的兩會共識化為實干行動
- [ 03-15]“馬上就辦”奏響落實“四個全面”的“最美和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