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問題專家:美國不要自陷孤立被動
2015-03-31 09:43: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這幾天,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訪華,正值亞投行的話題在國際上熱炒之時,人們自然會認為,在盧與中方接觸時,亞投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議題。在國際輿論看來,美國目前在亞投行問題上顯得有些孤立、被動。 亞投行的話題被炒得這樣熱,主要源于美國對待亞投行的立場和態度。 在中方剛打出亞投行的招牌時,美方可能沒太當回事兒。及至亞投行進入實質性籌備階段、一些國家展現加入意向時,美方開始表態。美方的公開說辭是,美國對于亞投行在透明度、環境和勞工標準等方面是否具有“高標準”表示關切。這樣的表態,不會是美國政府發言人或官員的心血來潮,而是各部門協調的結果,在高層定了調子,于是從高官到白宮、國務院發言人便異口同聲地據此表態,而且用詞驚人地相似。這樣對亞投行“高標準”“嚴要求”,是對亞投行的質疑。 當然,美方并沒有公開明確表示反對成立亞投行。但陸續有媒體透露,美方在私下里做盟友工作,阻止它們給中國“捧場”。美方對此回應稱,參加亞投行與否,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權利,美方只是分享自己的擔憂。筆者相信美方也許話沒有那么直:“你不要參加”。但從日韓澳等美國盟國最初的態度看,美方的意思很明白:“你不要參加”。 同美國有著“特殊關系”的英國“臨陣倒戈”,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美方批評英國對崛起的中國“遷就”。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次美國對待亞投行的做法不僅沒有獲得國際輿論的“點贊”,反而招致美國內外幾乎一邊倒的“數落”。筆者這段時間見到的美國官員、前政要和學者,也大多持批評態度,至少認為美國政府處理亞投行問題的“方式”錯了。言外之意,美方的關切是真的,即使不參加,也不應該拖后腿。 美方對待亞投行的不厚道,并在國際輿論上陷自己于孤立、被動,實際上“聰明反被聰明誤”。美方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后,是深思熟慮的戰略算計,擔心亞投行對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乃至地緣政治中的主導地位形成挑戰和沖擊。更深一層的原因在于,美方對中國戰略上的猜疑,對中國有一百個不放心。美方習慣性地從“一超獨霸”的角度思考國際問題,凡事從抓主導權出發,從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主導地位來確定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凡是涉華的事務,就先打個問號。 事實上,中方推動成立亞投行,就像推進“一帶一路”一樣,倡導合作共贏,強調包容性、開放性。中方牽頭成立亞投行,不尋求排他性利益,更不是牽頭反美。中方真正認識到,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這樣的外交戰略更具有可持續性,更有吸引力。此外,很明顯,像英國這樣的美國盟友加入亞投行,并非成心與美國過不去,更不是反對美國。共同利益——當然不是反美——最終使這些國家加入了亞投行的“朋友圈”。 美國自陷孤立和被動,中國不會沾沾自喜。中國追求的本來就是合作共贏,這是大國氣度,大國胸懷。中美關系不是一帆風順,類似中美圍繞亞投行這樣的磕磕絆絆,今后還會發生。美國國內對此也有反思。希望美方能夠吸取教訓,遇到類似中方牽頭的國際事務,即使不參加,也不要輕易反對,更不要動輒拆臺、作梗。假以時日,經過相互調適,中美互信會增加,合作會擴大,真正避免大國歷史悲劇。這何嘗不是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啟示呢? (作者華益文 為國際問題專家) |
相關閱讀:
- [ 03-31]第55屆國際小姐中國大賽北京賽區在京啟動
- [ 03-31]第55屆國際小姐中國大賽北京賽區在京啟動
- [ 03-31]也門戰事難以主導國際油價
- [ 03-30]福建翔孚國際物流園投運 已有12家央企入駐
- [ 03-30]國際經驗表明——政府在家庭政策中的作用最為重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