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記者會透露五大政策信號
2015-03-16 07:21: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機 遇 “互聯網+”轉型戰略醞釀 李克強總理表示,“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不管是網上店還是網下的實體店,都要講究誠信,保證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平安證券研究顯示,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已經超過6.49億,普及率已達到47.9%,互聯網產業已在深刻影響傳統IT市場和傳統產業,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已在進行。互聯網正在對零售、金融、教育、醫療、汽車、農業、化工、環保、能源等行業產生深刻影響,對傳統行業的升級換代起到重要作用。“互聯網+”有望成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助推力。 李克強總理表示,市場活力的激發需要政府去清障搭臺,今年我們要繼續在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行“三證合一”,讓服務業領域的一些企業注冊登記別再那么費勁了。要為創業搭臺,對企業特別是創業型小微企業,我們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給創業插上翅膀,還要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同時,還要進一步減稅降費,讓這些企業輕裝前進。 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我們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這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也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互聯網經濟改變了所有行業,中國經濟從傳統的消耗能源、破壞環境轉型為輕資產、環境友好型經濟生產方式,這里面就需要制度創新、法治改革、監管突破,包括對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監管。真正的互聯網思維需要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充分降低融資成本,使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得以真正實現。 改 革 簡政放權要忍痛“割腕” 李克強總理表示,“你問到疼,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去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就業不減反增,簡政放權起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為,重點要抓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另外,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還有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今年是在省一級公布,明年推向市縣一級,晾曬清單,讓社會監督,也讓老百姓明白,權力不能濫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新模式,包括擴大綜合執法試點,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要有有效的監管方式。 國家行政學院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總理的講話表明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的決心。取消非行政許可與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非行政許可過去有很多不規范的、灰色的地方,通過清理規范,該歸為行政許可類的要歸為行政許可類,該歸為政府內部事項的要歸為政府內部事項,這是一個硬指標。權力、責任清單要從國務院層面,逐漸往下層推進改革,今年省一級公布,明年市縣公布,劃出了一個清晰的路徑,所有的政府權力、責任清單都要列出來。另外則是要放管結合。 監 管 環保執法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锏 李克強總理表示,治理環境污染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不論是什么樣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甚至要讓那些偷排偷放的企業承受付不起的代價。對環保執法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設,不允許有對執法的干擾和法外施權。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于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當務之急是要嚴格執法,恢復環境法治秩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必須要恢復環境法治秩序。常紀文說,實際上去年國辦已作出相應部署,發布相應通知要求各地就環境保護情況對企業進行排查。 前 景 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 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于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們也正在規范債務平臺,堵后門、開正門。就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這里我要表明,我們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按市場化的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能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今年,我們就要出臺存款保險制度,而且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桿率,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李慧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在經濟調整的情況下,銀行的壞賬規模在不斷增加,風險個案也在不斷出現,但是風險總體可控,遠小于發達國家的比例。 |
相關閱讀:
- [ 03-15]李克強總理記者會釋放十大信號
- [ 03-15]圖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強音妙語答問
- [ 03-15]李克強記者會透露哪些經濟信號
- [ 03-15]李克強總理記者會釋放十大信號
- [ 03-15]李克強總理記者會九談責任
- [ 03-15]圖解:李克強總理記者會17個問題精彩語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