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參展者現場欣賞作品。 李晨韻 攝 圖為參展者現場欣賞作品。 李晨韻 攝 圖為參展者現場欣賞作品。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杭州3月14日電 (記者 施佳秀)“我關注的是家庭生活的雙重邊界,家可以是舒適之所在,或者相反,是以裝飾遮掩掉幽閉恐懼中的個體性,這些攝影中的布飾既是視覺線索,也是對過度認同的闡釋。”美國知名女藝術家帕蒂·卡羅爾(Patty Carroll)14日攜40余幅攝影作品來杭開展,這些作品以布料和家飾織物擺出各種想象出的莫須有“女性”造型拍攝而成,引參展者贊嘆。 帕蒂·卡羅爾系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數碼攝影教授,同時擔任Adobe認證導師,以攝影系列《匿名女性》聞名,專注于女性在光鮮亮麗的家居生活中的自我消弭危機,該系列作品被廣泛收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華盛頓特區國會博物館、巴黎法國國會圖書館等重要機構。 記者看到,在這些作品中,女性從未現身,卡羅爾以華麗且極具裝飾感的家居布藝完全覆蓋了女性的身體與面目,布藝及家飾出自過去百多年來西方社會優裕家庭中的典型陳設,精致、絢麗、品味高雅。 在卡羅爾看來,這些和美舒適無缺憾的生活,令居家女主人欣然沉溺于“家庭幸福”的真空膠囊,于不覺之中隔離于現實,在布景一般美好呆板的家居之外再無它處安放自我。 卡羅爾表示,許多女性沉默地拉扯一個家,在嘈雜中造出美與秩序,但是始終不為外面的世界所關注,甚至也不為自己注意。可是,對于家和家飾的沉迷、修整常常塑造了許多人(不僅是女性)的身份,“用物件或裝飾裝點一個空間,這件事變得如此重要,使一個人的身份在某個不可見的點上與其混為一體。” 在作品中,卡羅爾以溫和而決絕的手法,呈現出女性在家居中的身份困境。在現實生活中,卡羅爾也親歷了這一困境。切身經歷的投射,使得《匿名女性》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抵達于所有安居家庭的女性的眼中與心中,是揭露,也是安慰。 在現場,一位看展的白發老人顯得異常激動,她表示,自己家幾代前的女性就是束縛在這樣的環境中,操持家務,不為外界所聞,本次展覽正是幾代前女性的象征。 卡羅爾也表示,在她成長的年代,家是一個完滿和諧的處所,沒有凌亂的房間,每個人的衣物和沙發都匹配,那個時代仍然相信“女人的位置在家里”。她用攝影創造出的世界揭穿、批判、嘲弄了這個幽閉恐懼式完美的神話,以幽默對悲悵。 據悉,此次展覽時間將持續至3月29日,地點為浙江美術館10號廳。(完) |
相關閱讀:
- [ 12-29]“印象濠江——臺灣攝影家眼中的澳門”開展
- [ 11-27]廈門舉辦兩岸佛文化攝影大賽
- [ 10-20]“西部明珠 大美新疆”攝影展亮相臺北
- [ 10-20]“西部明珠·大美新疆”攝影展在臺北開幕
- [ 10-09]"十一"婚紗攝影繁華背后 臺式婚攝面臨經營陣痛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