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建議:將中國歷史重新納入香港學校必修課
2015-03-09 22:24: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記者石龍洪)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區政府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9日在北京認為,將中國歷史重新納入香港學校必修課雖有難度,但“是必要的”。 香港青少年對國家、國情的認知問題,成為近期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也屢屢成為全國兩會港區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9日,在港區委員小組討論會上,唐英年分享了兩個有關香港青少年工作的事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類比賽在香港舉辦。期間,賽會招募了許多香港年輕人做義工。“那些年輕人生機勃勃,很愿意為奧運會,為國家服務,他們當之為一種榮譽”。唐英年說。 唐英年認為,他們的感受也將輻射、影響其家人和周邊的朋友,一起增進對國家的認同感。 唐英年再舉汶川地震一例。2008年,汶川地震后,港人與內地人同悲,紛紛慷慨解囊,捐助災區。 時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長的唐英年向時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提出,希望組織一些香港學生到災區看看救災情況。劉奇葆當即表示全面支持。 香港特區政府隨后組織數百學生到四川災區,觀察國家如何把資源投入救災,看災區如何從廢墟到建成板房,從救治到受災群眾康復,從學校停課到孩子恢復上學,直至建設樓房等災后重建全過程。 “年輕人把救災全過程看了一遍,他們非常感動,才清楚什么是‘以人為本’,是在關鍵時刻,真真正正為社會,為人民做事。”唐英年說。 唐英年認為,經過具體的交流和觀察,香港年輕人可以更加了解內地和國家。通過他們可以輻射更多人,“年輕人的工作要一點點做,努力去爭取他們”。 唐英年指出,增進香港年輕人對國家的了解,教育很重要,要從小抓起,但不是要硬性灌輸,而是要讓他們清楚了解國家發展過程和歷史。 “我認為特區政府做錯一件事,就是取消中國歷史作為必修課”,“要是一國人民對國家歷史都沒有全面的認識,怎能要求他去愛國”。唐英年提高聲調,發出感慨。 “我們用通識課取代中國歷史必修課,十年后再反思,我認為是錯的”。曾任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的唐英年說。 他建議將中國歷史重新納入必修課,雖然有難度,但他強調此舉“是必要的”。 唐英年亦多次強調,內地與香港均要加強對“一國兩制”的認知。如港人在內地投資、置業等方面,常被比照“外國人”。 唐英年認為,在“一國”之下,兩地關系到了成熟階段,應考慮香港在投資、居住、養老、探親等方面的國民待遇。 “這對國家深化改革開放,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對香港人心回歸都有積極作用”。唐英年說。(完) |
相關閱讀:
- [ 03-05]唐英年委員: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中的角色迎來階段性改變
- [ 03-26]唐英年:“我落敗了!”
- [ 03-01]何俊仁唐英年梁振英成香港第4任特首選舉候選人
- [ 01-04]唐英年重申建議禁止內地孕婦到港公營醫院產子
- [ 01-03]唐英年:對未來一年經濟不敢樂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