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打文藝圈“雅虎”——代表委員談反對領導干部“文藝腐敗”
2015-03-06 17:01:3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雅賄”“雅腐”催生“雅虎” 官員熱衷擠進藝術圈,奧秘何在?“利用職務沽名釣譽的背后潛藏的是隱身的腐敗。”一些政協委員直言,官員兼任藝術家協會領導,形成了獨特的“雅腐”現象:作品價值很多時候不是根據作品本身,而是根據官員手中的關系和權力。一些水平并不高的作品,借由領導的“加持”就變得價值不菲。例如,落馬的河南省委原常委、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有杰曾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還有一本書法集出版。他在任時書法價格為每平方尺超過千元,落馬后起拍價僅30元也無人問津。像這樣的“官員書法家”,被查處的還有不少。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說,“雅腐”造就“雅虎”,歸根結底是其有賴以滋養的土壤:一是不良的文藝風氣,把衡量作品好壞的標準取決于藝術家的名號或身份,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二是藝術團體“官氣”太重,藝術協會演化為小圈子,成了安排干部的去處;三是舞文弄墨成為洗錢的途徑,灰色收入、不明收入均可洗白,非法變合法;四是附庸風雅可粉飾形象,為接收“雅賄”立下招牌。 “如果我是藝術家,他們買我的畫,看中的是我的畫。如果我是官員,他們看中的是我的職位和權力。”廣州軍區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陳炳佳說,平庸官員一旦把持藝術的話語權,他們就可同時“扮演”運動員、管理員、裁判員多重角色,一些活動的獲獎者就容易是他們的圈里人或親人,形成拉幫結派、斂財洗錢的腐敗惡果。 官員“藝術家” 請還藝術一片清明天空 不少代表委員指出,官員擔任藝術家協會領導,不僅敗壞官場風氣,更不利于藝術的發展。應從上至下整頓清理,建章立制規范藝術家協會的領導選舉,共同構筑清明的藝術天空。 許欽松說,加強對“雅腐”的打擊力度是關鍵。在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今天,一些原來擔任相應職務的領導干部主動辭職,一些協會嚴格領導選任機制,這對扭轉風氣起到很好作用。不過,目前書畫市場的稿費和酬勞沒有條例規定,仍然存在腐敗的灰色空間,堵住這方面的漏洞是當務之急。 一些代表委員還建議,一方面,要讓政府官員從文聯、作協各協會的名利場中退出來;另一方面,領導干部的書畫“潤筆”、寫作收入也是需要如實向組織匯報的事項。 楊文建議,在加大黨紀規范處罰力度同時,還應對相關法律條文進行細化完善,對雅賄物品及其價值進行統一規范,加大司法懲處力度。(采寫記者:楊玉華 楊金志 高潔 張京品 朱青) |
相關閱讀:
- [ 01-22]給文藝圈除霾還需陽光防腐劑
- [ 06-27]文藝圈的靈感“傳說”害了寧財神?
- [ 07-27]《音樂藥鋪》首創音樂情景劇 南城二哥戲謔文藝圈
- [ 11-07]文藝圈“驕嬌”二氣長不得 時不時拿身價說事兒
- [ 09-07]姜昆赴漢不談春晚 批判文藝圈浮躁風讓人糾結
- [ 12-13]深度揭秘京城文藝圈不為人知的錯亂關系
- [ 11-04]中國文藝圈的鍍金時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