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年間:立體布局國際市場
2015-03-02 21:09:27??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中國打造國際貿易新規則 超過美國成全球吸收外資第一大國 201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 1 9 5 .6億美元,這是2003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吸收外資第一大國;還有一個更靚麗的成績是,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達到1400億美元左右,首次超過利用外資的規模,成為資本的凈輸出國。2014年,中糧集團分別以15億美元和12.9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來寶和荷蘭尼德拉兩家農業領域公司51%股權;聯想集團則以29.1億美元收購美國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制造商;國家電網公司以21.01億歐元收購意大利存貸款能源網公司35%股權;復星國際公司以12.7億美元收購葡萄牙一家保險公司。 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達到1400億美元左右 據統計,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采礦業、建筑業、制造業、交通運輸等15大類,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正不斷改寫全球貿易格局。 2015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慶咨文中發表了一段引發爭議的講話,他說:“中國想制訂規則,以發展這個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這是美國不能允許的。”然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大對外投資國,誰又能做到從世界經濟的格局的規則制訂中把中國排除在外呢?沒有中國的參與,又如何保證全球經濟的完整、公平與公正呢?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沒有中國的參與,事實上是不可能形成全球化的一種全球普遍的規則。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 事實上,中國確實需要在世界貿易規則上發力。不公平的貿易規則已經對中國企業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廣東東莞,制鞋商尹小林告訴記者,他的企業經常因為美元的大起大落而遭受慘痛損失。 東莞市林旺達鞋業總經理尹小林:以前(尼日利亞)是160元換一美金,現在是230元換一美金,也上升到20%到30%。 銷售國貨幣、美元、人民幣之間匯率經常出現20%到30%的大幅波動,很容易就導致巨額虧損,這使得采購商不敢下訂單,中國制鞋企業也不敢接訂單。 東莞市林旺達鞋業總經理尹小林:所以我們現在整個制造業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人民幣互放互通這是最好的。 為了解決中國與貿易伙伴之間的匯率麻煩,幫助雙方的合作企業穩定預期,2014年中國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分別與俄羅斯、加拿大、韓國、歐盟等國簽署總額超過18000億元人民幣的互換協議,加上香港、新加坡、臺灣、倫敦、紐約等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已初步完成布局,初步承擔起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保駕護航的責任。2014年,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不斷出訪,與世界許多國家簽署了大量的法務、金融、貿易規則等內容的合作文件,更是推動了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建進程。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參與制定規則,這就完全說明了,這幾十年中國的變化,和我們在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的重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4年,中國先后完成了與韓國和澳大利亞的自由貿易談判。截至目前,中國已簽署的自貿協定達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冰島和瑞士的自貿協定等。仍在談判的自貿協定還有6個,涉及21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斯里蘭卡和挪威的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自貿協定、RCEP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為了加大全球范圍的投資合作,2014年在中國的倡議下,相繼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并推進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設立。 而中國在立體布局國際市場、人民幣國際化、自貿區、金融、法務環境不斷改善的背景下,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也不斷進行身份轉變,從以往找跨國公司攬工程,如今紛紛成為國際項目的總包;從以往的單打獨斗、聽消息找項目,如今正成為系統化方案的提供者。這種身份的改變也使得中國標準不斷走向全球。對此,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深有體會。他們推行的“規劃先行、高端切入”,更是從規劃層面,系統化的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發展經濟。在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河流域具有非凡的地位,流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3%,全國77%的居民在這里生活,這一流域也創造了哥倫畢業85%的GDP。然而如此重要的一個流域,由于缺乏規劃,甚至一到雨季,洪水肆意橫流。對此,晏志勇主動向哥倫比亞提議,用全球最領先的理念進行全流域的規劃,使這個流域發揮更大的效能,擁有更好的環境。這一提議獲得認同后。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哥倫比亞,還特意詢問了這一流域的規劃進展。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叮囑我說,哥倫比亞政府能夠把這條河的綜合規劃交給我們中國企業來做,充分說明了哥倫比亞政府和人民與我們中國的友誼,和對我們中國企業的信任,所以希望你們好好的高質量地完成這個規劃,所以當時讓我感到非常震動。 歷經5年的時間,在圍繞水利、發電、航運、防洪、環境保護等10個領域進行專業研究后,2014年初,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順利向哥倫比亞政府移交了一份規劃。喜出望外的哥倫比亞政府也對這一規劃給予了最高的評價。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他們說馬格達萊納河這個綜合規劃是他們開發、治理馬格達萊納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指導性的文件叫做無與倫比。 成為規劃者,也就意味著有機會成為未來工程最有競爭力的承包者。這份規劃,為哥倫比亞確定了6個港口和17座電站的建設方案,規劃完成后,哥倫比亞率先邀請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對兩個重要的水電站展開前期工作。而在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亞,另一家中國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自己拿出2000多萬元的資金,免費幫助對方進行全球領先的能源發展規劃。3年辛辛苦苦的勘察,得出的結論讓人大吃一驚:當地太陽能可開發量比竟然比埃塞俄比亞以往掌握的高出10倍。在中國全球一流專業水準、真誠負責精神的打動下,埃塞俄比亞也把阿達瑪電廠一期二期的建設都交給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而標準則采用中國標準。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我們的實踐得來的收獲經驗和技術應該和全球各國分享。 【半小時觀察】 “新常態”下中國面臨的諸多挑戰,從短期來看并不利于外貿的發展,但長期可能會形成一個倒逼機制,幫助中國的外貿企業轉型升級。面對外貿發展的復雜形勢,中國政府深入落實穩定外貿增長和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財政和金融服務,有效應對貿易摩擦,增強外貿發展潛力。同時,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復制和推廣以及“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逐步推進,都將為我國外貿創造新的增長點。相信在國家一系列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支持下,中國進出口企業積極優化商品結構、市場結構,探索新型貿易方式,開展對外投資拓展國際營銷網絡,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出現在全球貿易的舞臺上。 |
相關閱讀:
- [ 03-02]李曉鵬:“新常態”條件下中國國家經濟戰略分析
- [ 03-02]馬建堂:2014年真的不容易 中國經濟質量在提升
- [ 03-02]馬建堂:中國經濟不僅要穩增長還要防風險
- [ 03-02]馬建堂:7.4%完成了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
- [ 03-02]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向好跡象
- [ 03-02]經濟筑底趨穩 消費亮點增多
- [ 03-02]林毅夫:中國經濟仍有巨大發展潛力
- [ 03-02]2月制造業PMI微升低于榮枯線 經濟減速問題仍突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