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如何調整安全“大計”?
2015-03-01 07:43:47? ?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近日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的歐盟國防部長會議,盡管是非正式的,意義卻不可小視:歐盟28國防長、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和北約秘書長不僅悉數與會,而且一致同意修改2003年出臺的首版歐盟安全政策總指針——《歐洲安全戰略》。盡管該戰略的“修改版”要到今年6月的歐盟理事會防務問題會議上才能最終敲定,但其意圖及大致框架已顯現無遺。 歐盟選擇在此時調整安全“大計”,顯然是因為“形勢逼人”。正如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秘書長所說:“2003年歐盟各國領導人談歐洲安全,針對的是當時的問題,而現在歐洲的形勢發生了改變。”主持此次會議的拉脫維亞防長在記者會上講得更明確:歐盟“必須制定一個能應對現代威脅和現實局勢的戰略”,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政策“很好地證明,‘混合戰爭’威脅已是歐盟目前面臨的挑戰之一。”可見,以烏克蘭危機為代表的歐盟內外安全形勢的急劇嬗變,正是歐盟此次修改《歐洲安全戰略》的直接誘因。 回望2003年,歐盟戰略視野內共有五大威脅,即地區沖突、失敗國家、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和有組織犯罪。2008年,歐洲理事會又添加了網絡安全、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這些新型非傳統安全威脅要素。新戰略關于威脅研判的基本表述未必大幅突破上述窠臼,內涵卻很可能“與時俱進”地更新。歐洲人普遍堅信,與2003年歐盟“高歌猛進”擴大時相比,當前的周邊安全態勢無疑要嚴峻得多,實際已處于“不穩定區域”的包圍之中。“東線”俄羅斯構成的巨大潛在軍事壓力、“南方”的敘利亞沖突、“伊斯蘭國”猖獗及其引發的恐怖威脅,都迫使歐盟不得不將戰略關注點從以前的全球幅度有所回收,更加聚焦于歐洲“近鄰”地區。 戰略手段的選擇,不僅關乎戰略的實質和有效性,更是歐盟為標榜自身“特殊安全行為體”地位而著意凸顯之處。與世界其他行為體相比,歐盟在國際上展現影響力的獨門“撒手锏”并不是軍力,而是在市場、科技和國際規則制定等領域的優勢。因此,盡管貿易保護主義成分將增多,歐盟卻不會改變其一貫高舉的“有效多邊主義”大旗,手段的基調也仍將是外交和經濟“協商、勸誘、施壓”。不過,“混合戰爭”威脅的現實緊迫性,提升了其對發展軍事能力重要性的認識。鑒于此,新戰略應會濃墨重彩地探討歐盟的防務實力,特別是“快速反應能力”建設,并使之與肩負歐洲“集體防衛”職能的北約加強協作。 歐盟深知塑造全球安全格局的重要性,故一向強調發展“戰略伙伴”關系。基于“冷戰”的慣性和地緣、經貿與價值觀紐帶等現實因素,與美國的“跨大西洋關系”仍將是歐盟處理安全問題的基軸和主要依托;斗而不破卻依然關鍵的歐俄安全關系,則是其第二掌控重點。與此同時,以中國等“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在歐盟戰略布勢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將有所提升。 歐洲一體化進程綿延至今,盡管各成員國多有齟齬,但在“以集體的力量應對外部世界”、使歐洲保持全球治理領域重要一席方面,歐盟內部卻一直存在著較高的共識。可以說,歐洲國家全球影響力的延續,很大程度上系于歐盟作為“世界一級”的存在和發展。2003年版安全戰略曾明確宣稱,歐盟要充當“全球性角色”,近年可謂命運多舛的歐盟,雄心卻依舊不減當年。其能否如愿?新版安全戰略的文本落定和具體落實,不失為一扇頗具價值的觀察窗口。(倪海寧) |
相關閱讀:
- [ 02-26]歐盟要求駐印度使館安裝空氣凈化器 應對空氣污染
- [ 02-24]歐盟:歐委會已按時收到希臘改革計劃清單
- [ 02-19]烏總統吁歐盟派維和部隊赴東部前線 維護停火協議
- [ 02-18]歐盟財長堅持認為希臘應延長現有救助協議
- [ 02-17]歐盟呼吁落實烏克蘭停火協議 稱停火“大致維持”
- [ 02-17]歐盟擴大對俄制裁名單 俄:協議達成仍制裁很可笑
- [ 02-16]歐盟擴大對俄制裁名單 俄稱此舉前后矛盾不合邏輯
- [ 02-16]歐盟將宣布擴大對俄制裁黑名單 或新增19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