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中流 迎難勇進
——兩會時間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棋”
2015-02-28 12:12:2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霍小光、華春雨、余曉潔)剛剛過去的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在開局之年向著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進入關鍵之年,深改“棋局”需要更好謀勢、更穩落子,方能乘破竹之勢,執楫奮進、克難前行。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形成國家意志、匯聚智慧信心的舞臺上,全面深化改革必將成為主旋律。 關鍵之年:氣可鼓而不可泄 春節前,地方兩會陸續舉行。有研究機構發現,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深化改革”均是主題詞。 過去一年,改革部署出臺的數量之多、頻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勃發的改革大潮涌起,壯麗的改革畫卷展開,給人們的生活、工作,乃至國家和社會面貌帶來顯著變化。 從“開局之年”進入“關鍵之年”,以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勢不可擋。 “要鞏固改革良好勢頭,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全社會共同的心聲。 行政審批、國資國企、預算管理、金融改革……各地兩會上,改革清單競相亮相。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起跑線上看公平”,“加快醫改,醫患關系要抓源頭”,“加快出租車行業改革”,“讓冤假錯案更少”……地方政府網站的留言,折射出公眾對改革繼續推進的期盼。 “要用改革為一切創新開路、清障、除弊。”遼寧省省長李希這樣表達推進改革的決心。 從“開局之年”到“關鍵之年”,還意味著改革難度進一步增加。 攻堅難題觸及癥結核心,有待全面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和既得利益阻礙愈發凸顯,需要破障闖關。 面對待解難題,推諉應付、等待觀望的心態和現象仍然存在,“上下熱中間冷”的“中梗阻”現象,還在一些地方影響改革成效落地。 氣可鼓不可泄,力須聚不能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2015年是中國發展的關鍵節點,既要在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礎上繼續尋求突破,又關系到“十三五”規劃的頂層設計,對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 跳出短期看中期,跳出速度看結果,跳出政策看體制。遲福林表示,從2015年到2020年的6年里,中國需要牢牢把握轉型升級的大趨勢,通過深化改革解決一些結構性矛盾,從而保持社會相對穩定,實現公平可持續的增長。 順改革大潮,乘破竹之勢。 關鍵之年要有關鍵之為。進一步樹立問題意識、攻堅意識,把改革難點攻克下來,既是責任,更是大勢。 |
相關閱讀:
- [ 02-28]深改組部署改革施工圖 習近平重視民眾獲得感
- [ 02-28]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強調
科學統籌突出重點對準焦距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 - [ 02-28]深改組部署改革“施工圖” 習近平重視民眾“獲得感”
- [ 02-28]閩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新政 泉州:部分規定已在施行
- [ 02-28]福州13家市屬公立醫院將與省屬公立醫院同步改革
- [ 02-28]福州13家市屬與省屬公立醫院同步改革 廈門去年發出5418張單獨二孩生育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