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住上新房的期盼 羊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在魯甸,當記者向受災的村民提出這個問題時,聽到最多的回答是,“早點住上新房,明年在新家里過年。” 在龍頭山鎮沙壩村回龍灣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200多棟小樓房已經初具規模,二層高和三層高的新居錯落有致地“站”在路旁。 沙壩村新寨社村民葉大哥就住在離重建安置點一河之隔的地方,這200多棟小樓房中有3棟將會成為他的新居。“眼看這新樓房一天一天地蓋起來,既高興又發愁啊。”葉大哥一邊吸著水煙,一邊向記者訴說著自己的心情。 馬上就能住進新房了,為什么要發愁呢? “想著要住進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的新房,心里當然高興。可是,我還差20多萬元才能交齊這建設款。”葉大哥說。原來,村民們需要繳納每平方米1100元的建設款才能住進安置房,葉大哥一家6口人,總共要了300多平方米的樓房,需要交納30多萬元的建設款。 葉大哥坦言,地震后,政府給每戶補助了4萬元幫助恢復重建。村里蓋安置房征用了他家800平方米的土地,給了4萬多元的補助款。這么一算,他還差20多萬元的“窟窿”沒有補上。讓葉大哥發愁的另一個問題是,自己種花椒樹的土地被村里征用后,主要的經濟來源沒了,將來的生活該怎么辦? 其實,唐正云比村民們還要著急。“現在還沒有開始規劃建設的主要原因,一是龍泉社區受災嚴重,地震后很多村民的土地界限模糊、難以區分,我們只好一家一戶地重新梳理,目前這一工作已進行了90%;二是重建安置點建設在哪里,需要專家詳細論證。預計4月份,我們就可以動工了。” 對于村民們發愁的問題,唐正云表示,重建安置房不可避免地要征用村民們的土地,征用100平方米土地,將返還村民15平方米的安置房內面積,征用1平方米土地將補助村民52.4元,以及2元的青苗費。同時,還會為村民們提供貸款。 “為了保證村民們今后的生活,我們建設的新居,除了具備居住功能,將更看重其經濟價值。”唐正云告訴記者,龍頭山鎮未來將重點發展旅游產業,利用當地產銀的特點,以首飾文化為抓手,打造旅游集鎮,“到時,村民們將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富裕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02-20]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群眾歡慶新年
- [ 01-22]新華保險向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捐贈“母親健康快車”和“母親郵包”
- [ 11-30]曝云南魯甸未及時兌現地震受災補助超8000萬元
- [ 11-29]魯甸地震抗震救災款物個別受災縣未及時兌現
- [ 11-24]云南魯甸震災區民房恢復重建開工建設超1.5萬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