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勝利的偉大精神力量和堅實信仰基礎,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方向指引和動力支持。“三個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的科學性、優越性和實踐性所形成的高度的科學認知和行為遵循。我們大學生要不斷強化理性認知、強化歷史意識、強化實踐體驗,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自覺堅定“三個自信”,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一是強化理性認知,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自己的頭腦。政治上的堅定來自理論上的清醒,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首先需要練就扎實的理論功底。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實質,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深刻內涵和三者之間的邏輯關聯;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準確把握西方社會思潮的理論實質、來龍去脈和實踐命運,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辨析批駁錯誤思潮和觀點,筑牢思想防線。 二是強化歷史意識,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黨史國史的學習。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大學生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了解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和社會主義發展歷程,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繼著社會主義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養料;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歷程,深刻認識當代中華民族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價值合理性。 三是強化實踐體驗,自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理論的對立的本身的解決,只有通過實踐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大學生對“三個自信”的認識也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諦,把握其精髓。因此,大學生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環節和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機會,走出校門,到基層去,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入農村、企業、社區進行調研等進一步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在親身體驗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方面的輝煌成就中深化和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的理論認識和情感認同,努力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自身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
相關閱讀:
- [ 02-10]復旦黨委書記朱之文:扎實抓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
- [ 02-09]構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大格局
- [ 02-09]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挑戰
- [ 02-09]茍仲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決定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
- [ 02-08]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是高校黨委政治責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