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鐵腕治污”多管齊下 環境污染“治和不治、打和不打、管和不管”,效果完全不一樣 剛剛過去的一年,天津環保切實感受到來自多方的壓力。尤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啟動后,聯合治污成為了開創京津冀大格局的“當頭炮”。 “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前所未有的高壓態勢依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日前,談起2014年津城環保,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的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連用三個“前所未有”。 的確,無論是水污染還是大氣治理,天津都是“重災區”,每每成為評議焦點。但壓力也帶來了動力,2014年,天津環保聯防聯控體系建設提速,實現了從意愿到實踐的轉變。環保、公安、衛生、市容、農林等有關部門,真正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聯合辦案機制,并展開了多次聯合執法實踐。 科學高效執法 譬如,據本刊記者調研了解,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一年處罰環境違法企業427家,其中,39家企業被關閉,配合公安部門破獲環境違法案件47件。 總結經驗,天津環保提出“三挑”執法:即“專挑夜晚時”,多次組織開展“零點行動”專項檢查;“專挑休息日”,執法人員放棄周六日、節假日休息時間,對各區縣揚塵污染源進行地毯式巡查;“專挑惡劣天”,在刮風、下雨、霧霾等不利氣象條件下,加大監管力度和頻次。 同時,執法隊伍下沉,力圖補齊基層環保執法短板,過去一年,天津要求各相關區縣環保部門根據轄區工作需要,按照3~5個街鄉鎮設置一個執法點的標準,綜合設置區域性環境保護執法點,由區縣環境監察機構向各個執法點派駐5名左右的執法人員,將原來的兩級執法體系延伸為三級。 區域層面,天津與京冀建立了監測信息共享、聯合監督執法和預警應急機制,京津、津冀分別簽訂了生態環保專項合作協議,并制定實施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會議精神12條措施》和《2014年天津市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空氣質量保障方案》。 相關法律文件也在這一年集中修訂完善。比如,推動加快《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目前已通過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二審;啟動了《環境保護條例》等環保法規修訂工作;頒布實施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 |
相關閱讀:
- [ 02-02]津城樓市現暖冬 優質商業為傳統商圈添活力
- [ 01-30]津城億元樓宇達170個 力爭經濟實現稅收500億
- [ 12-24]津城社區老年服務中心 各街鎮都將陸續建設
- [ 05-06]南開大四學子手繪天津:畢業與津城“不分手”
- [ 09-05]話劇《大宅門》津城首演 斯琴高娃等“名角”亮相
- [ 09-03]捷信消費金融知識社區講座即將在津城亮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