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特稿(記者 李文學)參與慈善,快樂并快樂著。 這種快樂,36歲的義工趙慶體驗了14年,并仍在享受著。這些年來,他自掏腰包10余萬元,行程近2萬里,奔波于各地參加和組織公益活動。 他還有一個角色,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文聯主席、文明辦副主任。8年前他牽頭成立的義工聯盟,已經發展到近3萬人,開展了數百次公益活動。 讓這兩個角色緊密相連的,就是——愛。 頂著非議努力前行 從2000年畢業進入蘭西縣委宣傳部后,他就開始用手中的筆,呼喚社會關愛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幾乎每個月的工資都捐給了貧困學生當學費”。 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他在工作中逐步體會到,要真正把精神文明工作做好,不僅要用語言、文字進行宣傳教育,更要身體力行,這樣才能讓知恩、感恩、報恩之心深入人心。 2006年,義工叢飛的事跡感染了他,使他萌發了團結社會愛心人士做公益事業的想法。同年5月,他發起成立了東北義工聯盟(后改名為陽光志愿者協會)。 工作還沒開展,非議就撲面而來:“現在的社會有幾個人會跟著你奉獻,你這么年輕還是多做點正事吧。”、“搭時間、搭錢,你有病吧,別耽誤了前程。”、“你是不是圖個啥啊?” 義工聯盟第一次組織的募捐也受到了冷落。為幫助一名白血病患兒,趙慶在哈爾濱跑了14家企業,一分錢也沒籌到。無奈之下,他召集所有義工上街,也只募捐到了2000多元。 面對非議和冷落,趙慶沒做過多解釋,而是加倍努力工作,各項業務指標均超額完成,在單位干部考核中也名列前茅。受他的影響,很多人加入了他的義工隊伍。 |
相關閱讀:
- [ 01-27]溫馨時刻:戰士情如八寶粥 義工心似暖水袋
- [ 01-25]漳州義工俱樂部今年愛心物資豐富 慰問群體歷年最多
- [ 01-23]1月24日城市義工邀您 走進廈港街道尊老愛老傳承美德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