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研究制定積分落戶政策 門檻或嚴過上海
2015-01-24 08:0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周艾連 |
分享到:
|
教育合作 【報告】 促進京津冀區域教育合作和人員交流,探索共建大學新區、研發新區、創業園區和職教園區。 共建大學新區并非高校合并 市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民商院副院長李永軍表示,京津冀區域共建大學新區不是簡單的高校合并、大遷大移,要以人為本,注重功能外遷。 對于共建大學新區的模式,李永軍認為要仔細研究,“要吸取廊坊大學城引進一些大學的二級學院、三級學院,舉辦職業、培訓教育的失敗教訓。京津冀大學新區要從一體化教學方面設計,要注重人員的融合性。比如北大教授去津冀地區講課,帶研究生、博士生,指導他們科研,這樣更有助于一體化進程。人的融合比建立一個實體存在的‘大學城’更重要”。 市政協委員、北京教育學院院長李方認為,京津冀教育一體化不是“傷筋動骨”的大遷大移,也不是高校合并,應該更注重功能外遷。高校整體搬遷可能還要一個過程,涉及多個方面,可能需要充分論證。 房屋管理 【報告】 推動制定房屋租賃管理條例,開展新一輪地下空間3年整治,依法治理群租房,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 地下空間騰退拓寬使用渠道 豐臺區在全市范圍內較早開始了地下空間整治,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豐臺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近3年來共關停規范地下空間、人防工程396處,下一步將加大工作力度,力爭于2015年完成100處關停任務。 對于騰退出來的地下空間,豐臺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下空間將本著規范使用、公益便民的原則,除作為小區公共事業外,還將進行利用紫芳園一區7、8號樓建設餐飲職工之家、利用前泥洼1、2號樓建設環衛工人之家的試點工作,拓寬地下空間的使用渠道。 去年北京如何“瘦身”? 2014年,北京在全國率先發布147個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關停退出392家污染企業,推進53個產業轉移疏解項目,拆除中心城36個商品交易市場。同時,著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今年北京將如何發展? 北京今年計劃安排452.4億元用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力爭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等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其中包括:重點打通國家高速公路、跨區域國省干線的“瓶頸路”“斷頭路”,推動組建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促進區域重點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 □相關規劃 “軌道京津冀”已達成共識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著重提及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表示:“京津冀區域是北京發展的大背景,北京面臨的外來人口集聚、交通擁堵、空氣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歸根結底需要依靠更大區域的均衡、協調發展來解決。” 黃艷稱:“關于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市規劃委在做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國家相關部門也在開展研究。比如住建部正會同三地政府開展京津冀城鎮體系規劃工作,主要是城鎮體系、交通基礎設施、生態安全格局等內容。” 黃艷表示,對于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多方已達成共識,目的是強化交通與城市功能匹配,建設高效的人流物流運輸體系。 在區域生態保護方面,北京計劃聯合天津、河北共同劃定生態控制區,在生態保護重點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 在產業協作方面,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將是跨區域合作的一個重要契機,產業協作的政策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考慮。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陳蕎王碩龔棉袁國禮李琦京華時報制圖覃超 |
相關閱讀:
- [ 01-24]王安順:北京做菜心不做菜幫 不能建成十全首都
- [ 01-24]北京副市長:北京多地人口密度遠遠大于上海外灘
- [ 01-24]北京西部地區今天將迎來小雪 霧霾天將漸漸好轉
- [ 01-24]北京國際電影節初設首席顧問 馬可-穆勒受邀擔任
- [ 01-23]李克強結束年度首訪回到北京 經濟“強音”引廣泛熱議
- [ 01-23]北京神州視翰企業級視頻系統簡介
- [ 01-23]北京曲劇藝術節本月開幕 將文化惠民落到實處(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