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襲擊啟示錄:西方安全內患多 沒誠意反恐難
2015-01-09 07:2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王瓊 |
分享到:
|
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民眾聚集在巴黎共和國廣場前,為在當日槍擊案中不幸身亡的《查理周刊》工作人員進行哀悼活動。 中新網1月9日電 (葛雨帆)法國巴黎《查理周刊》雜志社于當地時間7日遭遇恐怖襲擊,造成12人身亡,多人受傷。事件發生后,國際社會強烈譴責此恐怖行徑。這起發生在新年伊始的事件再度折射出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面臨的反恐形勢嚴峻,調整反恐策略,加強國際合作,勢在必行。 澳加法紛紛成恐襲靶標 “安全天堂”不復存在? 法國巴黎《查理周刊》編輯部遭武裝分子強力進攻不到一個月前,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亞悉尼街頭發生極端分子劫持多名人質事件,因警方與劫持者溝通無果,劫持者先開火導致警方強行突破。雖然劫持者被擊斃,事件仍造成2名人質身亡,多人受傷,以慘烈的方式結束。 而再之前的10月22日,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發生槍擊事件,槍手在加拿大國家戰爭紀念碑附近開槍打死一名士兵,逃進國會大廈后被擊斃。據稱,槍手有伊斯蘭教背景。這起恐怖襲擊事件導致渥太華全城戒備。而加拿大槍支管理法案一向比美國嚴格,很少發生大規模槍擊案。 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一個個號稱“安全天堂”、“自由國度”的西方發達國家相繼淪為恐怖襲擊的“靶標”,且這些襲擊均發生在人口密集的繁華都市中心地帶,讓人不禁擔憂恐怖主義正在向各國深入蔓延,也讓人不禁對發達國家的國內安全形勢、對外反恐政策產生疑問。 針對西方當前面臨的反恐形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中新網記者做出了詳細闡釋。他指出,由于恐怖主義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消除,而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都屬于極端勢力“仇視”的西方國家陣營,所以這些襲擊具有一定的共性和針對性。 崔洪建認為,當前,恐怖襲擊有全球化的趨勢。由于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近來出現了各種經濟、社會問題,而經濟、社會問題是恐怖主義產生的重要土壤。所以,可以說以西方國家內部遭受恐怖襲擊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出現為節點,全球恐怖主義活動開始進入了相對活躍的時期。 |
相關閱讀:
- [ 01-08]法國全國默哀悼念雜志社遇難者 巴黎圣母院鳴鐘
- [ 01-08]外媒:巴黎雜志社襲擊在逃嫌犯在法國北部被發現
- [ 01-08]習近平就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
- [ 01-08]巴黎南部槍擊事件導致1死1傷 死者系女警察
- [ 01-08]評論:巴黎雜志社襲擊不是一起漫畫引發的血案
- [ 01-08]美國參議員暗示巴黎雜志社遇襲案或與IS有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