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文化服務,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閩西,以獨有魅力深深吸引著“心連心”藝術團的文藝家們。 2015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來到福建古田,為老區人民奉獻了一場主題為“2015我們的中國夢”的精彩演出。 “苗嶺秀、旭日升,百鳥啼、報新春。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1月4日,在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之際,“心連心”藝術團還走進了遵義市,先后在遵義會議會址與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為老區人民奉獻了精彩演出,2000多名干部群眾現場觀看了演出。這也是中宣部等五部委聯合開展的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項目之一。 同時,各級廣播電視機構還積極開展“好節目下基層”活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啟動“中國廣播走基層”系列活動,播音藝術家方明、雅坤等帶領優秀播音員主持人深入基層;中央電視臺《尋找劉三姐》節目將于春節前夕組織選手和評委組成“文藝小分隊”,深入少數民族和偏遠地區;中國廣播藝術團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下基層、送溫暖”慰問活動,自2014年初在革命圣地延安啟動以來,在一年內先后赴新疆、內蒙古、寧夏、福建等地演出百余場,足跡遍布工廠、工地、社區及偏遠地區;北京廣播電視臺已啟動“美麗鄉村、筑夢有我”大型公益行動,百位主持人牽手100個“北京最美的鄉村”,傳播美麗鄉村故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節目策劃推出了“好聲音進校園”“好歌曲進校園”活動,計劃到百所高校演出,推廣原創音樂并選拔音樂新人。 “種”撒文化種子,培養不走的文化隊伍 “我們到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著名演員李雪健深有感觸地說。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次出發,也是為民排憂解難的追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是一次行動,更高揚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與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相比,眼下不少農村的文化生活確實還不盡如人意。播撒文化種子,就是要培養一支不走的文化隊伍。在當前基層文化建設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送”是必要的,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靠“種”,要通過教、學、幫、帶,培養基層文化活動骨干和帶頭人,增強基層文化的自我發展能力,不僅要讓文化的種子落地,更要創造條件讓它生根發芽、開枝散葉,讓群眾在分享文化成果的同時,自己成為文化活動的參與者甚至創造者。 “各司局、直屬單位要從基層廣電播出機構、影視制作機構、電影發行公司和放映隊、新華書店和農家書屋等基層單位中確定聯絡點,開展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保持定期聯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吳保安說,每年要為“結對子”單位辦幾件實事。目前正在探索“結對子、種文化”的方式要納入這次主題實踐活動。 當前,這場熱氣騰騰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正在向縱深推進。全國新聞出版廣電系統重點在建立長效機制上想辦法、出舉措、見成效,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為每一名文藝工作者貫穿終生的一課,讓基層意識、群眾觀點融入血液,成為始終堅守的價值理念。 (據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
相關閱讀:
- [ 01-08]人民時評:破解討薪難,法治當撐腰
- [ 01-08]人民論壇:讓“初學心態”長相伴
- [ 01-08]人民陪審,司法民主再進一步
- [ 01-07]仙游消防大隊被授予“人民滿意”單位榮譽稱號
- [ 01-07]工行南平延平支行創建“人民滿意銀行”側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