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隨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越來越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藝工作者走向基層、融入群眾,著力在“采、創、送、種”四個字上下功夫。 “采”擷文化養分,深入生活汲取創作營養 春節將近,央視春晚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當中。 為響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2015央視春晚劇組各導演組紛紛深入民間基層,吸取藝術養分,挖掘創作素材,尋找更多來自民間的節目上春晚。 語言類節目導演與天津相聲大會、陜西喜劇創作基地、上海群藝館聯系收集作品;雜技魔術和創意節目組導演奔赴深圳向亞洲魔術大會主辦方了解魔術師表演情況;舞蹈總監在四川攀枝花市觀摩第五屆四川少數民族匯演。 通過實踐活動,廣大文藝工作者將深入基層采風創作,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表現內容,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這次赴山東臨沂、河北冀中抗日根據地采風尋找靈感、積累素材,相信以這種方式,會使動畫片創作故事更加豐富、藝術表達更接地氣。”江蘇廣播電視臺《海娃的故事》、浙江電視臺《地道戰》兩部抗戰題材動畫片的主創人員說。 “創”作文藝精品,打造無愧于時代的作品 創作文藝精品,努力推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這是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檢驗這次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志。 近日,一部名為《老農民》的電視劇悄然掀起了收視熱潮。該劇編劇高滿堂將創作過程形象地比作“在生活里掘口深井”。5年里,為搜集創作素材,高滿堂踏遍了遼寧、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浙江六個省的農村。 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就是要引導文藝工作者提高作品生活厚度和思想深度,擷取生活浪花和情感細節展現家國情懷,向“小人物、小場景”要“大作品”。“以歌曲《小白楊》為例,詞作者梁上泉就是在深入邊疆采風時,聽了戰士講述在哨所栽下小白楊的故事而作的歌詞,作曲家士心也有著長期在基層部隊的生活經歷,這首歌誕生28年來,一直深受戰士喜愛。”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說。 |
相關閱讀:
- [ 01-08]人民時評:破解討薪難,法治當撐腰
- [ 01-08]人民論壇:讓“初學心態”長相伴
- [ 01-08]人民陪審,司法民主再進一步
- [ 01-07]仙游消防大隊被授予“人民滿意”單位榮譽稱號
- [ 01-07]工行南平延平支行創建“人民滿意銀行”側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