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記憶豐富而深刻
2015-01-08 16:27:11??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離岸業務井噴 ——人民幣加速登上國際舞臺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是中國人民銀行授予的首個海外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分行總經理張偉武是個70后,他親身見證了一年多來人民幣清算業務呈現的井噴式增長。 “2013年5月27日是工行新加坡分行第一個人民幣清算行開業日,當天的清算量是16億元;到2014年4月8日不到一年的時間,分行人民幣清算量突破了10萬億元。”張偉武告訴記者,現在每天的人民幣清算量都在1500億元左右,每個月大概2萬億至3萬億元,達到了香港2013年清算量的1/3,“未來人民幣將逐漸從貿易結算貨幣、投資貨幣發展為各國央行外匯中的儲備貨幣,很多大型中資企業也將成為全球性企業”。 數據顯示,與3年前相比,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活躍度提升了一倍多,在離岸金融市場上的規模提升了兩倍多。“人民幣國際化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市場選擇的過程,通過相關改革和制度安排讓人民幣更好地為市場接納和選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表示。 而在另一方面,金融改革也正逐步走向深水區——隨著國家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政策的密集出臺,以及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倒逼銀行必須放下身段,將服務目光下移,不僅為大企業“錦上添花”,更為小微企業“雪中送炭”。 “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調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市場的積極性,調動金融機構加強經營管理的積極性,擴大金融業規模,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資金可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這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 |
相關閱讀:
- [ 01-08]莆田城鄉一體化改革:讓農村“要啥有啥”
- [ 01-08]新常態下改革者強創新者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