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向陽紅09”船1月2日電(記者張旭東)“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日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執行下潛科考任務,并首次搭載中國第二批潛航員學員下潛。 據介紹,這次下潛的主要任務是探索熱液口作業方式,測定熱液噴口溫度、采集流體和煙囪體樣品,在熱液口布放硫化物生長儀以及高溫檢測傳感器,在低溫熱液中布放定殖架和微生物原位培養裝置,并采集巖石和生物。 此次下潛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傅文韜擔任主駕駛,中國第二批潛航員學員齊海濱任副駕駛。傅文韜將在下潛和作業過程中對齊海濱進行實際操作培訓。 “蛟龍”號于東四區時間2日7時43分(北京時間11時43分)下潛,預計下潛深度2300米至2900米、2日15時30分(北京時間19時30分)結束作業拋載上浮。 海底多金屬硫化物是由于大洋中脊構造巖漿等活動,溫度只有幾度的海水滲入地層,被海底高溫巖石加熱排出,高溫流體與周圍冷海水混合,形成高溫或低溫熱液區,在高溫熱液區往往沉淀形成硫化物“煙囪”和多金屬硫化物。多金屬硫化物富含鉛、鋅、銅、金、銀等金屬元素且富集程度高,是人類重要的潛在海底礦產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首個就3種主要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均擁有專屬勘探礦區的國家。除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合同礦區,中國還擁有東北太平洋7.5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礦區及西北太平洋海底3000平方公里的富鈷結殼礦區。 “蛟龍”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去年11月25日從江蘇江陰起航,赴西南印度洋執行2014-2015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務。這是“蛟龍”號首次赴印度洋和海底熱液區作業,也是“蛟龍”號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和距離最遠的一次征程,預計下潛20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