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9日電 一架載有162人的亞航客機28日從印度尼西亞飛往新加坡途中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系。境外華文媒體表示,航空業今年迎來百年紀念,但航空事故頻生。航空業專家指,整體航空安全其實不斷提升,但從MH370到亞航QZ8501失蹤,均突顯客機追蹤技術的重要。
東南亞廉航霸主“噩夢”
臺灣《聯合報》29日文章《東南亞廉航霸主 “最糟的噩夢”》稱,最近十年,亞洲航空在各國建立子公司,在多數人負擔不起傳統航空票價的亞洲開拓廉價航空市場,改變亞洲航空業的風貌。這次8501班機失聯,是亞航集團首次重大意外,亞航創辦人兼總裁費爾南德斯表示,“這是我最糟的噩夢”。
香港《明報》表示,兩大航空公司相繼出事,令大馬航空業雪上加霜。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官員說,印度尼西亞亞洲航空QZ8501班機失聯前,機師要求爬升以避開暴風云層,是躲避惡劣天候的標準程序。《聯合報》援引專家觀點說,雷擊等惡劣天候造成飛機在巡航高度失事,是相當罕見的情況,但并非不可能,一切要等殘骸或黑盒子尋獲后才能確定。
誤闖雷暴區 不排除劫機
香港《文匯報》29日文章表示,亞航客機突然從雷達上消失,外界猜測四起。航空專家指出事的A320客機設計及技術要求嚴謹,相信事件涉及人為或惡劣天氣,亦不排除可能涉及劫機或恐怖襲擊。
QZ8501預定航程約兩小時,飛機起飛約一小時后失聯。反恐專家李偉形容飛機飛行初段已經失蹤,符合劫機的時間條件,他指出劫機者不會在飛機快要降落時才劫機,而且劫機者準備必定充足,所以不能排除這可能性。
主流意見則認為意外與天氣有關。中國中央氣象臺氣象學家陳青昊指,事發位置28日早晨天氣惡劣,云層發展至3.5萬英尺以上,若飛機直接通過云層,內部氣流及雷暴與冰雹等均可能破壞飛機結構,“每一步都充滿危險”。
航空專家陸昆稱飛機原則上不允許直接進入積雨云內部,若機師得悉飛機即將進入雷暴區,程序上一般要求繞過,嚴重時可能需要折返。分析估計機師發現雷雨區時,飛機與云團已非常接近,不得不改為手動駕駛,其間發生意外。
空難近10年最黑暗 專家倡改善追蹤技術
香港《明報》29日文章分析,航空業今年百年紀念,但航空事故頻生,馬來西亞航空業所受打擊最大,馬航MH370失蹤至今下落未明,馬航MH17客機7月又在烏克蘭被擊落,全年空難死亡人數恐超過900,高于過去10年平均數。航空業專家指今年情況特殊,整體航空安全其實不斷提升,但從MH370到亞航QZ8501失蹤,均突顯客機追蹤技術的重要。
文章表示,除了航空事故,乘客鬧事亦成航空安全隱患。今年發生多宗因乘客鬧事致客機延誤甚至折返的風波,IATA在今年6月的年會上呼吁對“航機愈來愈多的不守規矩行為及搗亂行為”采取行動。IATA稱,自2007年起,接獲航空公司關于乘客不守規矩的報告一直上升,去年初步數據顯示有超過8000宗乘客搗亂事件,除了打斗或襲擊機組人員等嚴重事故,還包括違反禁煙規定或拒絕扣安全帶等。
各國支援搜救
澳門《新華澳報》表示,飛機失聯附近區域的周邊國家已經加緊了搜救力度。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報道稱,客機失聯后跨國搜尋行動迅速啟動。由于事故發生在印度尼西亞領空,搜尋行動由印度尼西亞主導,新加坡、馬國和澳大利亞將援助。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29日報道稱,不少人將對亞航QZ8501的搜救與對馬航MH370的搜救聯系起來,但美聯社引述航空專家和美國空軍前飛行員John Nance稱,對兩架失聯客機的搜救并不相同,因為QZ8501的失聯位置在爪哇海上,這片海域的水比較淺,外界也比較了解其水文狀況,相信對QZ8501的搜救會比對MH370的容易一些。
香港《新報》表示,以今次亞航為例,若證實客機只是失事并墜于海中,該區海水溫度較高,很可能仍有乘客生存,若能火速展開救援,或可救回不少生命。但客機沒有良好定位設施,要用目測搜救,事倍而功半,若是重蹈馬航覆轍,則乘客家屬受盡創傷煎熬,耗費大量資源客機仍然下落成謎,對航空業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