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前瞻2015中國外交、經濟、依法治國等7看點
2014-12-26 16:54:31?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依法治國—— 馬懷德:明年司法改革是重中之重 今年10月底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190項重大改革舉措。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指出,2015年對立法機關來講最迫切的任務是加快重點領域立法、改革立法體制機制。 馬懷德建議,明年要盡快建立人大主導的立法體制機制新格局,一些重要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全局性法律,由人大來起草。通過聘請專家顧問、增加專職委員等方式提升立法能力,將一些爭議較大的法律法規草案交由第三方評估,或直接委托第三方起草。還應探索通過向公眾征集立法項目、建立立法聯系點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推動立法民主化、科學化進程。 四中全會列出的立法清單涵蓋經濟、政治、文化、民生、生態文明和權利保障等方面,這些都將是明年的立法重點。馬懷德向記者介紹,文化產業促進法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法律已開始起草。他認為,2015年應優先考慮安排完善市場經濟、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國家安全、社會組織和互聯網領域的立法。 對行政機關而言,明年在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政務公開方面的工作最為迫切。 “四中全會提出推行權力清單制度,這或許是2015年政府改革的亮點之一。”馬懷德說,如何減少選擇性執法、暴力執法,保證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實行資格管理,實現“兩法銜接”,實現分離制度和收支兩條線,大幅減少市縣兩級行政執法隊伍種類,擴大政務公開范圍等均是明年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 馬懷德告訴記者,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法治政府建設永恒的主題。除要推進審計制度改革,強化上級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實行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外,還應完善糾錯和問責機制。 對司法機關來講,明年工作的重點是改革司法體制,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等。 “機制改革也十分重要,例如為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極為迫切,”馬懷德說,“這是全新的制度,實行起來難度較大,希望 2015年實現具體可操作。” 馬懷德表示,改革具體的司法制度很關鍵,比如立案審查制變登記制、行政案件相對集中管轄、探索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推進司法人員的分類管理和司法職業保障制度改革等應該成為明年的司法改革重點。 2015年司法改革中,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建立健全冤假錯案的防范糾正機制十分必要。馬懷德稱,這一問題社會關注度高,司法機關壓力大,應在防止刑訊逼供,防止非法收集證據等方面有實質突破,從源頭上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 明年是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的開局之年,司法改革是明年法治建設的重中之重。馬懷德認為,增強公眾對司法的信心和信任是當務之急。只有司法權威樹立起來后,才能保障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此外,馬懷德表示,對全社會而言,2015年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特別是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尊法。在法治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方面,政法機關和教育部門正在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