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大境內及國際網絡輿情事件
2014-12-26 09:34:4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2014年國際十大網絡輿情事件 2014年境內網民關注的國際十大網絡輿情事件:烏克蘭危機、埃博拉疫情、ISIS橫掃中東、國際油價下跌、盧布下跌、美古建交、朝鮮局勢、弗格森騷亂、蘇格蘭獨立公投、世界杯。 一、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政府2013年11月21日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后,烏反對派要求阿扎羅夫及其政府下臺,烏社會和政治危機爆發,緊張局勢不斷升級。2014年初,烏國內“親歐”民眾街頭抗議發展為騷亂,并愈演愈烈;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被迫“出走”,烏國內反對派接管政權。隨后,克里米亞“閃電公投”脫烏入俄;烏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獨立”,基輔當局發兵“反恐”,烏政府軍與東部民間武裝之間沖突不斷。雖然9月相關各方在明斯克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協議事實上未能得到履行。烏克蘭政治危機根本原因是烏國內民眾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問題上的深度對立。由于這一根本矛盾沒有化解,烏克蘭緊張局勢沒有得到緩解。此外,美歐與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引發的制裁和反制裁風波愈演愈烈,烏克蘭危機及其外溢效應深刻影響著當今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 二、埃博拉疫情 埃博拉疫情年初首先出現在幾內亞,并在短短數月內席卷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等國。隨后,美國、西班牙、印度在10月、11月相繼出現疫情,埃博拉疫情拉響了全球警報。截至12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數據顯示埃博拉出血熱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等西非三國的感染病例已達19340人,其中死亡人數達到7518人。無論是感染病例數量、死亡人數,還是受影響地區范圍,此次疫情都達到了該病毒1976年被發現以來的最大規模。國際社會聯合對抗疫情的努力得到普遍肯定,疫情導致非洲西部地區經濟遭受巨大損失,該地區各國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或將導致一場糧食危機。長期來看,如果疫情持續得不到遏制,將打擊整個非洲經濟,且會引起新一輪的恐慌。 三、ISIS橫掃中東 ISIS是一個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極端恐怖組織。今年6月份以來,ISIS武裝分子占領包括重要城市摩蘇爾和提克里特在內的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國土,并試圖向巴格達推進。ISIS也在敘利亞攻城略地。人權組織指責ISIS武裝人員屠殺被俘虜的伊政府軍及少數種族。美國總統奧巴馬8月授權美軍空襲ISIS武裝。9月14日,白宮正式宣布,美國與極端組織ISIS處于“戰爭狀態”。ISIS利用敘利亞、伊拉克亂局迅速崛起,已構成國際恐暴勢力主干,不僅威脅敘伊兩國政權,而且催生溢出效應,對地區和全球安全構成挑戰。ISIS的崛起打亂了美國的中東戰略部署,迫使美國調整地區議程,今后勢必成為國際社會最密切關注的話題之一。 四、國際油價“跌跌不休”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跌,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由100美元/桶以上,跌至60美元/桶左右,累計下跌40美元/桶,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低價格。國際油價下跌,有石油需求下降、OPEC原油不減產、地緣政治博弈、金融投機等多重因素。國際原油價格最近數年的“過山車”行情早已超出了傳統的供求關系范疇,原油市場是俄、美之間博弈的戰略棋局必爭之地,價格曲線的背后是石油大亨在“掰手腕”。此外,從產業角度出發,原油價格體現了傳統產油大國沙特和美國頁巖油開發商之間的對立,顯示出雙方為市場份額進行的“價格肉搏”。 五、盧布下跌 今年以來,俄羅斯盧布跌幅已達五成,甚至一度跌下1美元兌80盧布的歷史新低,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貨幣,俄羅斯奢侈品店遭搶購關門、市民囤積生活用品、進出口貿易幾乎停滯。盧布崩盤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俄羅斯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二是油價下跌是盧布崩盤的導火索;三是歐美對俄進行多輪經濟制裁。16日以來,俄央行、財政部不斷推出新政策救市,以穩定匯率。市場對俄經濟衰退的外溢效應憂心忡忡,認為美西方過度的制裁將加劇俄羅斯金融動蕩,其影響除新興市場外,還可能波及全球市場:東歐國家貨幣受到拖累,亞洲貨幣普遍承壓,國際社會面臨著在施加政治壓力的同時抑制市場混亂的難題。 六、美古建交 1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對古巴政策變動,其中包括美國將恢復與古巴的外交關系,美國方面立即審議將古巴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認定,放寬美國對古巴在旅游、金融、進出口等方面的限制等。這是自1961年1月,美國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后,雙方外交政策上的最重大變動。奧巴馬表示,兩國關系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美古建交將改善古巴長期被孤立的國際環境,但目前仍只是“解凍”,未來發展還有待觀察。由于美境內反對聲音仍較強,美古關系走向仍存變數。此外,美國此舉或劍指俄羅斯,但古巴對俄關系因此出現顛覆性變化的可能性不大。 七、朝鮮局勢 11月24日,距離《刺殺金正恩》上映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美國索尼遭黑客襲擊,公司電腦被植入流氓軟件,數據遭破壞,公司系統崩潰。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發出警告,要求企業嚴密防范網絡攻擊。美國聯邦調查局在文件中沒有提及美國索尼事件中襲擊者的身份,但文件提到在流氓軟件程序中查找到韓文字符。對此,韓國外交部發言人予以否認。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朝鮮提交國際刑事法院,使其領導人面對反人類罪的指控。這是聯大連續第10年通過相同的決議,但今年安理會將朝鮮人權問題移交國際刑事法院,嚴厲程度前所未有。朝鮮所面對的國際環境持續惡化,加重了其對外的敵意,東北亞地區或重新陷入不穩定狀態。美國以這種方式應對處于神經緊繃狀態的朝鮮,不斷刺激對方心理防線,制造緊張氣氛,將會持續惡化東北亞安全局勢。 八、弗格森騷亂 2014年8月9日,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鎮,非裔青年邁克爾·布朗在沒有攜帶武器的情況下遭遇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槍擊身亡。這一事件隨即引發當地大規模抗議活動。11月24日,在陪審團做出不起訴槍殺布朗的白人警官威爾遜的決定后,弗格森抗議示威隨即再起,并升級為暴力沖突。連日來,美國警方和國民警衛隊在弗格森嚴陣以待,應對連續的騷亂。目前已有數百人被警方逮捕。該案引發美國各界對種族隔閡的反思與呼吁,并使得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史無前例地譴責美國警察野蠻執法。弗格森案既有種族關系問題,也反映了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中下層民眾日益窘迫的社會生活環境,體現美國社會深層矛盾。在經濟危機土壤上發酵的種族主義裂痕難彌,已經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分裂社會、引發暴亂的禍根,是對其他國家的警示。 九、蘇格蘭獨立公投 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與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在愛丁堡簽署協議。根據協議,蘇格蘭將在2014年秋季舉行公投。經英國議會授權,蘇格蘭議會有權組織2014年獨立公投,英國中央政府和蘇格蘭政府都表示將尊重公投結果。一旦2014年的公投結果為贊成獨立,蘇格蘭將于2016年3月正式獨立。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獨立公投計票結果公布,55.8%的選民對獨立說“不”。薩蒙德在蘇格蘭獨立公投否決獨立后宣布辭職。 十、世界杯 2014年巴西第20屆世界杯足球賽于6月12日至7月13日舉行。這是繼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舉行。本次杯賽32支球隊,經過共計64場比賽角逐冠軍,最終,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奪冠,阿根廷、荷蘭、巴西獲得第2至4名。 |
相關閱讀:
- [ 12-26]奧飛影業入股紐約451媒體集團 聯手"變形金剛"導演
- [ 12-26]中紀委官網上“熱點首曝媒體排行榜”名列第9名
- [ 12-25]2014年度網上輿情形勢分析發布會在京舉行 政務新媒體成輿論場重要角色
- [ 12-25]林依晨婚禮拒媒體采訪 擺綠傘阻擋場面混亂
- [ 12-25]《咬文嚼字》發布十大語文差錯 八個來自媒體報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