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黃土情結”: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2014-12-24 12:11:19??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促進農業發展: 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在《擺脫貧困》一書中,習近平曾提出過“大農業”的概念,文章指出,“閩東要想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就必須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大農業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2012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就曾指出,“要加強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和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再次強調,“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解讀】“如何成功地解決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關鍵是如何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基本國情、適應經濟發展階段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新中國的農業發展歷史就是探索和開辟這條道路的歷史”,著名學者胡鞍鋼曾指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農業發展與轉型本質上是農業現代化,特殊國情決定了必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既是“中國總道路”的具體道路之一,又是中國“五位一體”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我們這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已是被歷史反復證明了的客觀規律。 深化農村改革: 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和社會發展活力,是當前農村改革開放的核心。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曾指出,“要通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習近平表示,“要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創造條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對中央工作部署,要準確領會政策要點和要領,不能隨意解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城鎮化不是土地城鎮化,而是人口城鎮化,不要拔苗助長,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積極穩妥。” 【解讀】“改革開放是我國農村及整個國家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項繼權指出,過去的十年,無論中央還是地方,農村改革創新一直在進行。1998年10月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央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針,中央在農村先后實施了稅費改革和綜合改革,免除農業稅,加大農村公共服務投入,可以說,改革的重點均集中在“少取”和“多予”,或者說是“減負”和“增收”。當前農村綜合改革的核心和主題是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釋放農村經濟和社會活力。唯有突破一切阻礙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服務均等化的制度性障礙,才能激發經濟和社會活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動力和制度保障。 關心農民生活: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的一番話,引起了社會廣泛共鳴。如果我們把“三農”問題看做是全局工作的“靶心”的話,那么農民就是“三農”問題的靶心。此后,這句話又多次出現在總書記調研考察或者重要會議的講話中。2013年12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他再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同時指出,“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翻看歷史,只有把握了農村,理解了農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曾強調,“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么、養什么、從哪里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解讀】“解決好農民富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完成農村小康建設的根本性任務,也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關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表示,在看到農民收入連年增長的好形勢的同時,也要看到城鄉收入差距仍然較大、農民總體收入水平仍然較低的現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民增收成為短板。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曾撰文指出,在城鎮化過程中,要注重城市對農村轉移人口的包容和融合,在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方面提供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務和權益。同時,也要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改革,賦予農民更多的基本權益。這隱含著農民通過土地確權、同地同價等制度,實現同地同“權”,獲得土地收益,從而公平地分享現代化發展的成果。這樣,進城農民能夠公平地享受城鎮化的成果,留在農村的農民也獲得了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務農收入的空間。 |
相關閱讀:
- [ 12-23]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埃及總統塞西訪華
- [ 12-23]習近平同埃及總統舉行會談
- [ 12-23]習近平會見泰國總理巴育
- [ 12-2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視察軍隊足跡遍布三軍(圖)
- [ 12-23]習近平會見泰國總理巴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