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澳門堅強的后盾——祖國關懷澳門15年回眸
2014-12-13 14:26: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裴闖 查文曄)2014年度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雙方構想在珠海橫琴開辟10平方公里建設“澳門產業園”,加上正如火如荼發展的粵澳產業園區、翠亨新區的“粵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珠三角地區規劃可供澳門發展的土地面積,幾乎等同“再造”一個澳門。這為澳門的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腹地。 作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澳門特區30平方公里土地居住著約60萬人。回歸15年來,中央政府始終把澳門的繁榮穩定、澳門同胞的冷暖饑寒放在心上,通盤考慮、協助解決土地匱乏這一長期困擾澳門發展的難題,是國家關心和支持澳門發展的一個縮影。 “蓮花喜愛艷陽天,安定繁榮美景妍,祖國關懷恩義重,前途似錦眾心堅。”已故澳門著名愛國人士、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先生的這首詩,高度概括了祖國內地堅定支持給澳門帶來的發展榮景。 祖國是澳門最溫暖的懷抱 12日上午,廣西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的梁先珠正在采摘90多畝地的豌豆杯,這是豌豆苗中最鮮嫩的部分。“豌豆杯要在接近中午的時候采摘,這時露水已經蒸發,摘下后不容易因水分過多而腐爛,然后要在兩小時內送到冷庫保鮮,晚上裝車運到深圳等地檢驗通關,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現在港澳市場上。” 地處漓江下游的賀州空氣優良率和飲用水達標率均位列廣西前茅,這里毗鄰廣東、蔬菜品質高,是內地向港澳出口蔬菜的種植基地中的代表,現有蔬菜基地面積約8.4萬畝,素有粵港澳“菜園子”美譽。 澳門地域狹小,資源有限,居民主要生活物資均依靠內地供應。從城市運作所需的穩定水電供應,到千家萬戶的糧食及生活必需品,澳門同胞家中的一盞燈、一滴水、餐桌上的米飯菜肴,都來自祖國內地源源不斷的支持和補給。 今年4月,澳門市場發現H7亞型禽流感樣本,特區政府暫停內地活禽供澳,零售市場休市。國家質檢總局與商務部等部門配合,積極與內地相關養殖企業溝通協調,力促內地活禽于6月恢復供澳,數量還增長了10%。據統計,從2010年至2013年,內地共檢測57萬份供港澳活禽及食用禽產品樣品,檢測范圍涵蓋H5、H7亞型禽流感抗原,結果全部為陰性。 澳門土地有限,不具備興建大型蓄水庫條件,超過95%的原水由內地穿山而來,還一度受到咸潮侵襲。在中央政府及有關省市大力支持下,在2005年實施了全國首次大規模、遠距離、跨區域的水量統一調度,7.6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跨越1300多公里,歷時18天,從珠江流域上游水庫出發,途經貴州、廣西和廣東三省區,奔流至珠澳地區的取水口,成功地解除了咸潮威脅。 廣東向澳門供電已經走過了30年。截至今年10月底,南方電網對澳門累計送電275億千瓦時,年送電規模比1999年翻了6番。“30年來,粵澳供電線路始終保持較高的運行可靠性,從未發生因對澳供電線路跳閘導致澳門地區停電的事件。”南方電網有關負責人說。 為了克服澳門空間狹小的障礙,2006年,澳門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申請審批澳門適當填海建設新城,中央于2009年批復同意澳門新城填海造地約350公頃。填海區為澳門提供了20至30年的土地儲備,規劃人口逾16萬,提供5.4萬個住宅單位。澳門各界聞聽喜訊歡呼雀躍。 澳門大學是澳門最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公立大學,校園狹小成為制約澳大發展的瓶頸。2009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權澳門特區對設在珠海橫琴的澳大新校區實施管轄,2013年11月,澳大新校區正式揭牌。 新校區開幕典禮上,澳門大學校董會主席謝志偉感慨地說,通過一條河底隧道,橫琴新校區與澳門特區連成一體,使特區法律在校區內得以實施,“這是‘一國兩制’下無比創新的安排!” |
相關閱讀:
- [ 12-11]愛國愛澳:澳門人的家國情懷
- [ 12-10]澳門:給創業青年更多夢想
- [ 12-10]慶祝回歸祖國15周年 澳門將舉辦幻彩大巡游
- [ 12-09]打造一個“澳門之外的澳門”
- [ 12-08]張德江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
- [ 12-07]澳門15年 熱詞看變遷
- [ 12-0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獲頒授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