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從上周開始,外媒就陸續對此事進行報道,突出中國是首次將公祭日提升到國家層面,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也將出席相關紀念儀式。據此前南京市政府公告,13日上午10時左右,南京市主城區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停駛鳴笛致哀1分鐘,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行人和公共場所所有人員就地默哀1分鐘。 “對于歐洲人來說,二戰是從德國入侵波蘭開始的;對于美國人來說,二戰是從偷襲珍珠港開始的;而對于中國人來說,二戰是從日本占領滿洲開始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12日發表長篇報道稱,美國剛剛紀念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遭襲事件,12月13日,另一件與二戰相關的重大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歷史事件將在中國被隆重紀念,那就是南京大屠殺。 德國全球新聞12日發表文章稱,1937年12月13日“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京大屠殺被認為是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廣島轟炸并列的事件,所謂二戰中的三大悲劇,或稱“亞洲的奧斯威辛”。而日方往往回避這一歷史事實。中國今年首次舉行國家公祭,希望能銘記歷史,并對國民進行教育。 就在公祭日前一天,韓國抗日歷史大片《鳴梁》在中國各地全面上映,這部片子反映的是明朝萬歷年間,明政府和朝鮮聯手擊退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歷史。該片8月在韓國上映時創下今年最高觀影人數紀錄。韓媒稱,此片原計劃在11月28日公映,但中國方面將批準日期推遲到12月12日,可能是配合國家公祭日的舉行。 日本仍在淡化侵略歷史 11日中國正式發布公祭日消息后,日本媒體有一些報道,但12日早上《環球時報》記者翻遍了當天日本六大主流報紙,關于此事竟再無只字片語,好像“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完全是另一個國家的事,與日本沒有半點關系。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德國特約特派記者 蔣豐 萬宇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 魏萊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12-13]中國高規格舉行國家公祭 紀念二戰中最黑暗的一天
- [ 12-13]中國今迎首個國家公祭日 公祭祭奠七類遇難對象
- [ 12-13]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談國家公祭:亡者不可欺
- [ 12-13]全球高度關注南京公祭日 日本仍在淡化侵略歷史
- [ 12-13]國內|今日舉行國家公祭 哀悼大屠殺遇難同胞(專題)|幸存者“心傷”未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