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近期海內外輿論熱議的焦點話題之一是: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是否會下調?會下調到什么水平? 雖然和以往一樣,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并未給出明年具體的增長目標,但海內外媒體卻依然試圖通過對這一話題的探討,來預判中國的經濟和改革大勢。 中國經濟從“高速”轉入“中高速”增長原本就是“新常態”的題中應有之意,因此對于增長目標下調這一點各方分析人士并無異議。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在明年春的兩會上政府會將增速目標下調至什么水平,則是仁智各殊。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最可能的情況是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將從7.5%下調至7%,但仍有30%可能會將增長目標降至7%-7.5%區間,或該區間內的某一具體數值。而美國著名智庫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則對新華社記者表示:“6.5%-7%的目標區間是合理的。” 基于不同的模型測算,不同經濟學家可能會得出不同的預測值,樂觀者認為明年中國經濟仍能保持超過7%的增速,悲觀者則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明年起或進入“6”時代。但這種預測差異并非是值得關注的重點,重點在于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我們是否仍在延續死盯增長率目標的舊思維。 不少海外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不機械地設定一個必須完成的經濟增長目標值,既符合國際慣例,也更有利于中國實現經濟轉型,并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事實上,中國新一屆政府上臺之后,已著手弱化經濟增長目標值的意義,逐步引入“區間調控”思路,即從下限保就業、上限防通脹來把握經濟的合理增長區間。今年來,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強調,只要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居民收入繼續增長,質量效益不斷提高,經濟增長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保持區間調控彈性,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 雖然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降至7.4%,但就業充分、通脹平穩,主要經濟指標均處于合理區間。并且結構轉型也頗具亮點:前三季度最終消費超過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5%;服務業繼續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46.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增速高一點或低一點確實并無大礙。黃育川進而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淡化經濟增長目標。他說:“制定一個‘指示性目標’,而非一個必須強制達到的目標值是合適的。‘指示性目標’是政府認為可能達到的經濟增長目標,而非最終結果。” 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也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最終可放棄制定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作為過渡,可以制定‘指示性目標’,即發布一個經濟預測,而非一個政府會采取措施來實現的目標。” 事實上,很多國家并不設定經濟增長目標。例如在新加坡,政府每年會公布一個經濟增長預估值,但這并非是增長目標,而是對經濟增速的一個預判。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也對新華社記者說,不再刻意強調具體增長率目標,其實有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有助于讓地方領導人改變傳統思維模式。 淡化經濟增長目標,還有助于政府更靈活地使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對于這點,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對新華社記者建議說,中國可根據預算做一個增長預期,由于預期是非約束性的,因此可以避免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受到增長預期的左右。 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期,很難準確預測合理的增長速度。并且,中國政府自身也已認識到增長質量比速度更為重要。(記者金旼旼參與記者:鄭啟航、陳濟朋、帥蓉) |
相關閱讀:
- [12-17] 中央經濟會議直面突出問題 對面臨風險著墨頗多
- [12-10] 外媒聚焦中央經濟會議:中國穩中求進 動力仍十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