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會議,G20峰會,以及席卷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的“中國旋風”,都發生在11月。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不僅是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也吸引了大量外媒的眼球。外媒紛紛表示,在習近平主席身上,他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大國外交的風范。外媒為啥這么看好中國外交?
大國外交彰顯新風范
中國歷來抱持“居家型”世界觀
到了203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預計將達到美國的兩倍以上,但崛起后的中國既不會像美國那樣耀武揚威,也不會像殖民時期的歐洲那樣進行侵略。它將在擴大經濟實力的同時,進一步發揮文化和政治影響力,并改造由西方主導的現存國際秩序。
中國的歷史文化有別于西方,它必將會通過自己的歷史棱鏡來看待世界,并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重組世界。中國歷來抱持一種“居家型”世界觀,滿足于所處的中央地域和優越的文化,因此不像地理大發現后的歐洲那樣侵略其他落后地區。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一味凸顯軍事力量。
中國目前還未能在國際舞臺發揮文化和政治影響力,但隨著經濟實力的壯大,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如對教育的重視,以及高效的治理方式將逐漸引起國際重視。
——11月28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 《崛起后的中國不會耀武揚威》
中國不推行“面子外交”
全世界之所以開始重視中國的聲音、關注中國的“臉色”,完全是基于中國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影響力;但當今中國外交根本不是靠“臉色”,中國不推行“面子外交”,而是日趨理性和務實。中國外交吃過虧也摔過跟斗,但是始終獨立自主,并正日臻成熟。
中國現時的外交邏輯其實可以簡練地概括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你若敬我一尺,我必敬你一丈”。中國人不愿也不會再看他人“臉色”過活,但也無意恃強凌弱,肆意向他人擺“臉色”。此正所謂不卑不亢、有理有節。
——11月28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外交新意突出
首先,外交布局層次豐富,主線清晰。一方面經略周
邊外交。另一方面注重大國外交,對于美國,不沖突不對
抗;對于俄國及歐盟,多合作多往來。第三方面,熱絡多
邊外交,把中國友好的情誼傳遞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其次,外交戰略新意突出。以大國崛起為背景,彰顯大國外交戰略的三要素,即大國原則、大國戰略和大國擔當。
再次,外交手法清新樸實,效果顯著。國際外交舞臺上多是元首外交,而習近平使用多層次多方位的外交手法,讓國際社會耳目一新——實惠的商業外交、感人的民間外交和溫馨的夫人外交。
——澳大利亞澳洲網
正能量塑亞太新秩序
打破霸權,過渡到多極世界
APEC成員就中國提出的亞太自貿區協定時間表達成共識,這一決定將載入史冊。
顯然,中國在亞洲已經攻下一壘。中國在這個太平洋地區經濟共同體內,特別是在亞洲的影響力顯著增大,這主要是因為其經濟實力的力量。中國正與其他金磚國家一起遵循著打破霸權并過渡到多極世界秩序的戰略。
——11月21日 德國《我們的時代》周刊網站
中國從規則順應者走向制定者
2014北京APEC會議是中國今年主辦的主場外交之一,成為對外宣示中國國家大戰略的重要平臺。美國明確表態歡迎中國的崛起,奧巴馬積極認可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亞洲正朝著有利于中國的方向傾斜,中國不再是規則的順應者,中國自信地在APEC舞臺上正式提出了自己的大戰略。
這也是中美兩個大國在世界經濟游戲規則主導中的一次重要易位,從本次會議起,中國的戰略、政策的影響,不再局限于國內和地區,而成為全球性的引導甚至局部的主導。中國不再是規則的順應者,而成為亞太地區發展規則的制定者,實現以地緣經濟改變亞太地緣政治的目標。
——11月20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
“我們期待著中國正能量”
中國為建立更加合理的亞太新秩序做出的努力,所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必將在全球背景的天幕上留下濃墨重彩。
我們期待著以雙贏、多贏、共贏為訴求,以改革、創新、互聯為方法論的中國正能量,一如本次會議——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信心滿滿,為重塑更加健康的亞洲新秩序,為亞太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法國《歐洲時報》
魅力攻勢增強軟實力
中國對亞太展開“魅力攻勢”
中國在亞洲新的魅力攻勢最近幾周達到了新的高度,用基礎設施開發獲取了軟實力。除了與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這樣的戰略合作方簽署協議外,甚至對中國崛起持保留態度的國家也開始采取務實態度,利用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給自己帶來利益。
——11月27日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中國將成為經濟增長發動機
中國國家主席在澳大利亞議會的演講為其贏得喝彩。習近平表示,“中國發展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中國將經濟合作當成其軟實力的利器。面對美國的相對衰落,中國讓自己位居地區重組中心,而這個地區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經濟增長發動機。
著手與日本緩和關系,并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出在不同領域合作的意愿——通過種種活動,習近平在國際舞臺上展示出一副具有建設性且面帶微笑的國家領導人形象。
——11月22日 法國《費加羅報》
中國夢亞太夢一脈相承
中國有能力實現中國夢、引領亞太夢
中國夢與亞太夢一脈相承,因為亞太夢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致力于亞太繁榮進步。中國的發展可以引領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可以引領世界發展大勢,中國可以成為未來全球格局中重要的一極。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兩年來,表現出非凡的領導能力,不斷利用各種現有平臺和機制積極宣傳治國新理念,加快國內改革開放,強化反腐意識,超越經濟外交思路,采取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手段,在地區與全球事務中提出構想和設計框架,努力打造利益共同體。實踐證明,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有能力、有智慧實現中國夢,引領亞太地區共同建設亞太自貿區,真正實現亞太夢。
——11月20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承擔起大國角色
25年后世界迎巨變
中國正生產更多“公共產品”,這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中國似乎在制定一種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謀求以自己的方案取代目前的國際體系。顯然,在中國這仍是一場討論。但若中國沿著這條路走下去,25年后將造成國際政治最重大的轉變。
——11月13日 美國《華盛頓郵報》
《中國不斷增強影響力》
不懼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擔當主角
中國近期呈現一系列外交攻勢:中美達成歷史性氣候變化協議,就簽證和貿易政策達成協議,并接近于達成兩軍協議;中國領導人與日本首相會晤;峰會幾周前,中國承諾更好地處理與越南的海上爭端。外交學會中國問題專家伊麗莎白·伊科諾米認為,這一連串外交動作反映了中國想要提升國際形象,中國領導人不懼怕讓自己國家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擔當主角。
——11月12日 美國《大西洋月刊》
《中國開始承擔大國角色》
中國外交“名利雙收”
2014年的APEC會議,無論從形式或實質上都是成功的,對中國而言尤其如此,代表了中國發揮國際領導力的開始??芍^面子里子“名利雙收”,是中國外交的一次成功示范。
APEC會議同意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對于區域的未來發展以及組織本身的國際地位,無疑都有加分作用。就類似區域會議扮演大國外交平臺的角色,習近平與奧巴馬的散步、與安倍晉三的握手,對于國際與區域的和平穩定,也都具備積極意義。
——11月13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
中國引領“群雁之舞”
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此次APEC會議上的表現與建樹,堪稱引領了 “雁棲湖”畔的“群雁之舞”。短短四天,北京天空的“雁陣”,縱橫馳騁,姿態萬千。中國的“大動作”令世界目不暇接。
——11月12日 法國《歐洲時報》
外交反腐成重要議程
反腐不再只是國內問題
中國啟動“獵狐2014”行動以來,其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的成果表明,反腐對中國來說不再只是國內問題的最新跡象。反腐斗爭已成為中國外交努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明確表示,反腐合作是一項重要議程。
中國正加大努力尋求全球領導地位,反腐問題受到更多重視是另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國的重要性使它能夠在多邊會議上推動自己關切的議程。APEC會議上對反腐的獨特關注——包括一份專門關于聯合反腐行動的文件的通過——表明了中國作為議程確定者的新角色。
——11月18日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
《中國的海外反腐努力令288名嫌疑人落網》
(綜合上述外媒、參考消息、中新網、環球時報報道,本報記者馮雪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