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 招商引資別濫用減稅
2014-12-10 07:00:4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 “堅持稅收法定原則,統一稅收政策制定權限,是切實規范各類稅收等優惠政策的前提。通知明確,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這一點很重要。”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教授表示,這意味著,稅收優惠政策將由國家統籌考慮制定,各地不能自行其是,將有利于避免政策的隨意性,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擾。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過多,已出臺實施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約50項,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省份。 稅收優惠政策過多過濫,很多是地方政府為搶稅源而導致的惡性競爭。有的企業到地方去投資,往往是“貨比三家”,誰給的優惠多就在哪兒投;有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心切,向企業許諾只要前來投資落戶,就可以通過政府的稅收返還變相減免稅。“這樣的惡性競爭,實際上并沒有給當地經濟帶來多大好處。雖然表面上GDP上去了,但國家資產遭賤賣,稅收收入流失,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胡怡建表示。 “靠稅收優惠政策形成的‘稅收洼地’,危害性很大。一是造成不同區域企業之間的稅負不公平,二是造成同域內不同企業之間的稅負不公平。”劉尚希認為,過多過濫的稅收優惠,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不符合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通過全面清理規范將“洼地”填平,有利于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著力清除影響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壁壘,促進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同時,也有利于嚴肅財經紀律,預防和懲治腐敗。 招商引資要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上多下功夫 長期以來,稅收優惠等政策被地方政府視為招商引資的有效手段。全面清理之后這個手段失效了,地方政府靠什么來吸引企業投資落戶?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不是惡意競爭打亂仗,更不能用承諾‘好處’收買拉攏企業,這樣做百害而無一利,也是不可持續的。”劉尚希認為,稅收優惠清理規范之后,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轉變思路,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上多下功夫,以此吸引和留住企業。這樣,市場的“手”與政府的“手”才能形成合力,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清理規范稅收優惠,并不是‘一刀切’全都取消。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包括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培育新興產業、積極支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應當不折不扣地繼續執行。”胡怡建認為,在扎實開展清理規范工作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稅收優惠等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比如,建立評估和退出機制,對不符合經濟發展需要、效果不明顯的政策,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要及時提出調整或取消的意見,報國務院審定。同時,健全考評監督機制,強化責任追究機制,建立信息公開和舉報制度等,對稅收等優惠政策的制定、調整或取消等信息,要以適當形式及時、完整地向社會公開,加強監督,及時查處并糾正各類違法違規制定稅收等優惠政策行為。本報記者李麗輝 |
相關閱讀:
- [ 12-09]國務院發文全面清理已有稅收等優惠政策
- [ 12-09]國務院清理各地稅收優惠政策 地方明年3月底交卷
- [ 12-09]國內|國務院:清理已有各類稅收等優惠政策 滬指暴跌5.43%重回"2"時代
- [ 12-09]國務院: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 [ 12-09]國務院: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等優惠政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