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最多一天補貼了1000多萬美元。”11月29日,滴滴打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程維在某論壇上公開表示。 【產業·公司】滴滴專車,是黑車還是智能交通? 交通部將對互聯網預約用車專項調研 《中國經濟周刊》 特約記者 白朝陽 | 北京報道 “最多一天補貼了1000多萬美元。”11月29日,滴滴打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程維在某論壇上公開表示。 近段時間,任性的補貼讓滴滴打車大紅大紫,但也把它的“同胞兄弟”——今年8月推出的滴滴專車服務,推向了輿論和監管的風口浪尖。 10月底,沈陽市交通局明確表示,滴滴專車等專車服務屬于非法運營,并表示,一旦查處,將按“黑車”處理,給予處罰。據媒體報道,11月19日,南京市管理部門表示:私家車、掛靠車等非汽車租賃企業所屬車輛,不得提供有償汽車租賃經營。 一時之間,“滴滴專車被多地叫停”、“滴滴專車等被認定為違法經營”等新聞被眾多媒體轉載,并引發了公眾的高度關注:“專車”是“黑車”嗎?打車軟件的專車服務應該被叫停嗎? 滴滴專車:沒想過和出租車搶生意 據媒體報道,南京市上述政策出臺前,專車服務曾遭到當地出租車司機的聯合抵制,他們要求打車軟件停止專車業務,否則就集體卸載。有業內人士認為,南京市管理部門的做法可能和出租車司機的“抗議”有關。 對此,“專車”們卻覺得很委屈。 滴滴專車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專車從來都沒有想去和出租車搶生意,滴滴也沒想做出租車公司或取代出租車公司,滴滴對自己的定位是移動出行的撮合平臺,為租賃公司的車輛和乘客提供信息匹配。”此外,滴滴專車并沒有和私家車、掛靠車合作,他們的合作對象只有汽車租賃公司(提供汽車)和勞務派遣公司(提供司機)。 據了解,目前北京地區的滴滴專車收費標準為起步價17元,每公里以3.5元計費,時速低于12公里時,按1分鐘1元計費。收費高于出租車,不過服務也比出租車更為周到。 12月2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通過滴滴打車軟件預約專車服務。3分鐘后,一輛大眾帕薩特開了過來,司機黃先生下車主動開門。黃先生著裝講究,白襯衫、藍西褲、黑色鞋、白手套。專車內干凈整潔,后排配有免費的礦泉水、創可貼、暈車藥、清涼油等物品。路上,黃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公司要求在乘客上車前給乘客鞠躬,但我感覺怪怪的,就沒這么做,請您見諒。” 因為乘客埋單后會給專車司機點評打分,為了不被“差評”,司機會想方設法提升服務質量。黃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暈車藥和創可貼這兩樣,公司沒有強制要求配備,這是他自己專門為乘客準備的。 對于一些城市專車服務被叫停的現象,黃先生覺得莫名其妙。他告訴記者,絕大多數消費者幾乎都在用打車軟件打車,只有在打不到出租車的時候,他們才會選擇專車服務。“專車定位更高端,因此不會對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公司帶來什么影響。”他說。 滴滴專車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根據其內部統計,滴滴打車在全國范圍內有近40%的呼叫得不到滿足,出租車運力不足,市場很大,因此不存在專車和出租車搶生意的情況。 黑車?智能交通? 在北京,雖然專車服務沒有遭到出租車司機的聯合抵制,但他們的態度似乎也不太友好。記者隨機采訪了三位出租車司機,一位沒有聽說過“專車”,另外兩位都表示,即便是專車來搶生意也“無所謂”,其中一位孫師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專車數量太少,想搶出租車的生意估計很難。” 對于出租車司機和沈陽市交通局“黑車”的提法,黃先生表示“很無語”。“車是租賃公司來的,我是勞務公司來的,服務是最好的,為什么要給我們貼上這樣一個標簽?” 滴滴專車一位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滴滴專車計價透明,安全性也毋庸置疑。專車司機應聘前都會經過嚴格的審核,入職前還會接受標準化的服務培訓;此外,打車軟件頁面和車內都有司機的身份證號碼、電話和姓名,如有任何出入,乘客可以隨時舉報。“一旦有事故發生,滴滴專車上的打車軟件還可以幫助公司定位和追蹤車輛。這些都是一般出租車做不到的。” 滴滴專車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需要更多、更個性化的出行服務,專車很好地補充了公共交通和出租車單一的出行方式,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他舉例說,有些企業想要迎送重要的客戶,而企業自身的車又不夠多,出租車又太普通,這時相對高檔的專車就成為很好的選擇。 在國外一些大城市,類似的預約租車服務已經非常普遍。目前,美國紐約有預約租車3.98萬輛,是普通出租車的3倍;英國倫敦有預約租車4.9萬輛,是普通出租車的2.3倍。預約租車是城市交通非常活躍的一部分運力。 “這就是智能交通,把租賃公司閑置的車輛盤活,把社會資源盤活,讓其精準地為乘客服務,這樣不僅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還減少了交通擁堵,何樂而不為呢?”滴滴專車方面認為,未來滴滴移動出行平臺將不僅包括打車和專車服務,還將包括拼車、快速公交服務,甚至還會解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尷尬。 交通部將再次調研“滴滴專車” 雖然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專車服務明確表態,“一旦查處,將按‘黑車’處理,給予處罰”,但表態過后,似乎并沒有采取實際舉措。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的矛盾,專車服務的出現必然觸動原有的利益格局,有些管理者習慣于墨守成規保護“傳統”,急于給專車定性,但同時,他們又對移動出行平臺充滿期待,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所以又遲遲不愿采取實際措施。這種矛盾的心理造成了目前“禁而不停”的現象。 沈陽把專車定性為“黑車”后,黃先生雖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捏了一把汗。“萬一全國都這么做了,我就吃不了這碗飯了。”黃先生說,出租車每月需要繳納幾千塊錢的份子錢,而專車不用,因此開專車收入還“比較滿意”,舍不得這份工作。 “不要一棍子打死。”11月27日,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總算給黃先生和專車服務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交通部新聞發言人給專車軟件服務定下了一個包容的基調——“移動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對于滿足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推動市場資源配置,緩解出行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針對此前輿論提出的一些問題,如適用法律法規不清晰,事故、保險等易引發糾紛等,交通部新聞發言人提出了“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范管理”的原則,并表示下一步,交通部將對各類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的不同模式和發展方向進行調研。 據了解,今年10月,交通部有關部門負責人曾到滴滴專車的公司總部調研。滴滴專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交通部已確定再次調研滴滴專車,雖然調研時間目前還不清楚,但公司非常期待。 |
相關閱讀:
- [ 12-02]五大環節驗真功 滴滴打車親身體驗評測
- [ 11-27]應對電召的士滴滴專車降價 3公里以內價格相差無幾
- [ 11-26]應對電召的士滴滴專車降價 3公里以內價格相差無幾
- [ 11-26]滴滴專車在廈門降價 3公里以內價格與電召的士相仿
- [ 11-26]TalkingData權威數據:滴滴月活躍用戶數是快的2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