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談如何看待當前形勢:穩定住房消費導向鮮明
2014-12-07 10:24:43??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清理整頓影子銀行 金融更好為實體經濟“輸氧供血” 從央行公布的10月份社會融資數據看,信托貸款等表外融資合計同比減少3100多億元,而貸款同比多增423億元。 “這表明加強表外業務監管的措施成效明顯,有利于縮短表外融資鏈條,防范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說。 一升一降的背后是國家清理整頓影子銀行風險的努力。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說,近年來我國影子銀行日益活躍,部分資金投向了產能過剩、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存在一定的資產泡沫。 應對影子銀行風險,監管全面升級。今年以來,銀監會連續發文強化對信托公司和基金的監管;央行、銀監會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嚴格約束銀行借助理財產品變相融資。 有堵亦應有疏。上半年,央行在不到兩個月內兩次實施“定向降準”,加大對“三農”、小微領域融資的定向支持力度。11月21日,央行果斷出手直接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從6.0%降至5.6%,而且采用非對稱降息的辦法,進一步壓縮銀行利潤空間讓利于企業。 緩解融資難題要采取綜合措施。國務院常務會議今年多次出臺緩解企業融資難的舉措,特別是11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等十項強有力的措施。 改革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根本舉措,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有效解決辦法。IPO重啟、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股市和債市的系列改革,對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有著積極意義。 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直接融資表現強勁,企業債券融資2417億元,同比多1339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79億元,同比多201億元。融資結構優化趨勢已顯現,將為實體經濟更好地“輸血供氧”。 |
相關閱讀:
- [ 12-07]新華社發文介紹廈門對臺交流經驗 打造兩岸溫馨家園
- [ 12-03]新華社評論員:讓憲法精神在我們心中不斷成長--寫在首個國家憲法日之際
- [ 11-25]高校禁外賣稱為培育社會責任感 新華社:奇葩禁令
- [ 11-25]新華社發文批評華大工學院:少拿高大上掩飾不作為
- [ 11-25]高校禁外賣稱為培育社會責任感 新華社:奇葩禁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