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 中新網12月6日電(鮑文玉) 昨日,瓊瑤起訴于正等侵害著作權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稱北京三中院)開庭審理。庭審結束時宣布當天不對該案宣判,宣判時間另行通知。據悉,自4月15日瓊瑤發表長微博舉報于正編劇的《宮鎖連城》抄襲其著作《梅花烙》后,網友曾多次發表倡議表示“支持瓊瑤維權,抵制于正”,業內人也紛紛揭發于正惡劣抄襲行為,前經紀人更斥其“利益熏心”。 網友力挺瓊瑤維權 多次抵制于正 2014年4月15日,瓊瑤在微博貼出了一封寫給廣電總局領導的舉報信,稱自己作品《梅花烙》被于正編劇的《宮鎖連城》抄襲,并一一列舉其抄襲的幾個部分,認為該劇從主角的背景、主從關系完全跟《梅花烙》一致,支線角色只名字換了,關系跟《梅花烙》一模一樣,就連男主角洞房之夜跑出去與情人私會的細節都十分吻合。 5月27日,瓊瑤就于正《宮鎖連城》侵權一事,向北京三中院遞交訴狀,把余征(筆名:于正)、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星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并索賠2000萬。隨后,北京三中院正式受理了該案。 自瓊瑤舉報于正抄襲后,網友曾多次發聲要抵制于正及其作品。據《南京晨報》報道,對于瓊瑤維權做法,97%的網友力挺她,指責于正如“若抄襲則可恥”。而香港著名導演王晶也在微博上稱:“(瓊瑤)阿姨都敢欺負?” 11月24日,有網友再次發起對于正的抵制。微博名為“函數公”的娛樂評論人發表了題為“關于抵制于正新劇《神雕俠侶》致湖南衛視一封公開信”,呼吁眾人“抵制于正新劇”。文中,他直斥于正“聲名狼藉、爛炒成性、雷劇成堆”、“于正之劇糟蹋經典且惡俗炒作”,并稱其“以《美人心計》揚名,后證抄襲耳,《宮》之始,連毀古裝、武俠、民國諸多熱門題材故事”。 曾與于正合作過的編劇李亞玲也曾通過微博揭發,稱“早在2009年合作《大丫鬟》時,于正就要求我把《胭脂雪》副線和《梅花烙》主線結合起來寫成一部戲給他制作,被我拒絕。后來我另外創作了《大丫鬟》給他”。 李亞玲并表示,于正說她自命清高成不了大事,“還說抄襲只要不超過20%,比如你把20集戲全抄了但只要擴充到100集法院就不會追究。5年后他編劇的《宮鎖連城》終于問世!” 對于抄襲說法,于正曾解釋稱,《宮鎖連城》的關鍵橋段大都來自民間傳說,而大構架他其實參照的是《紅樓夢》,“我在想為什么那么多雷同,其實大家都參考了《紅樓夢》主要的人物和發展命運的框架。21條的情節《紅樓夢》全都有,(瓊瑤)告了我,我才深刻意識到,我們都是按照《紅樓夢》的主線來寫。” 昨日庭審現場,于正方面再分三點駁斥“侵權”說,稱“對原告的著作權人身份存疑”、 “原告所主張著作權的客體混亂”、“原告對被告的侵權指控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對此,李亞玲隨后怒斥于正方面的說法,她坦言,“居然說瓊瑤的劇本是根據于正電視劇整理出來的,我也是醉了!還說于正沒辦法接觸到《梅花烙》,幾年前于正就向我約稿,要我幫他抄襲《梅花烙》好吧?于正還明確提出了要我抄襲梅花烙中偷龍轉鳳的故事主線!被我拒絕并表示不再合作后,于正惱羞成怒,不停造謠誹謗我!” 庭審后,大多數網友都表態稱會繼續支持瓊瑤,僅有極少數網友表示會力挺于正。 業內人痛斥于正行為 前經紀人:他利益熏心 毀我三觀 于正前經紀人穆小勇昨日也在微博發聲,怒斥對方利欲熏心,“做于正經紀人的時候,有次看他利益熏心,為否認許諾和說過的話,指天發誓還惡毒的詛咒自己和家人,實在看不下去提醒他,你不怕遭報應么?他回答,承諾反悔詛咒的都是于正,而他本人是余征。這句話盡毀我三觀,遂解約”。 編劇李正虎隨即表態稱,“今天,我站在瓊瑤這邊。我覺的(得)于正應該承認抄襲,別再狡辯了。還能挽回一點聲譽。不過有的人,是只看利益的,在他眼中,聲譽就是屁。屁都不值,有人問我,于正那么爛,為什么還有演員愿意演,為什么湖南衛視還要播。道理相同,在大部分演員眼里,利益最重要,在大部分電視臺眼里,利益最重要。” 據了解,此前作家桐華曾發微博怒斥于正,稱其新作“軍校熱血”的主題抄襲她的新劇《偏偏喜歡你》。令桐華大為惱火的是于正不僅剽竊,更四處散布她“抄襲”的做法。 桐華還指“于正很會借鑒”,“一部電視劇里借鑒N部劇,每個都絕對不超過30%,法律絕對不會判定有罪,這種官司基本打不贏,律師都會勸阻。” 對于于正的抄襲行為,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知名編劇汪海林也直斥于正作為編劇“很惡劣”,“臉皮很厚,(抄)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
相關閱讀:
- [ 12-06]瓊瑤起訴于正侵權案審理9小時 聚焦四大爭議點
- [ 12-05]于正劇女主美貌發型比拼
- [ 12-05]陳妍希楊冪趙麗穎 于正劇女主美貌發型比拼
- [ 12-05]于正劇女主美貌發型比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