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應日方邀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艾義英、陳德壽將分別于12月5日和10日啟程赴日本參加證言集會。截至目前,共有34批、49人次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赴日證言。 1994年8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帶著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到日本與當地民眾進行面對面交流,讓不了解當年歷史的日本民眾對南京大屠殺歷史有了更為準確的認知。此后,每年12月13日前后,日本友好團體都會邀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奔赴日本,與當地的學者、民眾進行交流。 此次赴日的兩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分別為86歲的艾義英老人和82歲的陳德壽老人。艾義英是應日本“中國戰爭受害者證言集會邀請會”邀請,將于12月5日至11日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東京等地參加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集會,為期7天。陳德壽老人受日本熊本縣日中友好協會邀請,將于12月10日至15日前往熊本、長崎、福岡等地,參加當地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集會,為期6天。 兩位老人都有著悲慘的遭遇。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淪陷之際,艾義英的父親、兩個叔叔、一個堂哥被日軍殺害,懷孕在身的母親為了帶著艾義英姐妹3人逃往難民營,被迫丟棄了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陳德壽老人的父親、姑媽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因家中失去勞動力,生活一度非常貧困,幾個弟弟、妹妹相繼死于傳染病,或被送進了孤兒院。 “幸存者以親身經歷講述侵華日軍的種種暴行,不僅讓許多日本民眾了解到歷史真相,更有力地反駁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右翼勢力的無恥讕言。”朱成山表示,今年12月13日將迎來我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幸存者和相關日本友好團體還將于在日相關證言活動結束后,于13日前趕回南京參加公祭日相關活動。(記者蔣芳、蔡玉高) |
相關閱讀:
- [ 12-04]赴日參加證言集會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達49人次
- [ 12-01]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新增87人
- [ 11-26]南加華人僑團將聯合舉辦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
- [ 11-17]3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17日起在華東上空廣播
- [ 11-09]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8日起閉館近一個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