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南京金陵中學學生在首發式上閱讀贈書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警示思考》。 本報南京12月1日電(記者申琳)12月1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來臨之際,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遇難者名單墻前,開始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家庭祭告活動。遇難者遺屬代表夏淑琴老人及其親屬參加了1日上午的家庭祭告活動。 同日,江蘇省有關方面通報,在國家公祭日前后,江蘇省和南京市將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包括五大類21項宣傳教育活動。 據介紹,12月10日,南京警備區將組織中國人民解放軍1213名官兵,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和平公園舉行主題宣誓活動;12月13日,中山陵園、雨花臺烈士陵園、梅園新村紀念館等40家南京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共同開展群眾性紀念活動。 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史料系列發布活動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9月17日起,每天通過網站向社會公布1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口述資料,連續公布100天。截至今日,已公布76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口述資料。 在“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社會教育活動中,南京市教育局等單位組織專家學者,陸續編寫完成了小學版《血火記憶》、初中版《歷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三種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8月31日和11月13日已分別舉行了小學版、初中版的首發式,12月1日在金陵中學又舉行了高中版首發式,讀本由此全面進入江蘇中小學課堂。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點,國家公祭儀式舉辦的同時,南京市將在北極閣、正覺寺、上新河、中山碼頭、燕子磯、普德寺等17處南京大屠殺叢葬地,舉行各界群眾悼念活動,建鄴區南苑街道吉慶社區等部分社區也將舉行悼念活動。 從12月5日開始,包括5集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首映儀式在內的與國家公祭相關的11項文化活動也將逐一開展。 |
相關閱讀:
- [ 12-01]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新增87人
- [ 11-26]南加華人僑團將聯合舉辦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
- [ 11-20]南京明確大屠殺史為中小學必修課 專家吁全國推廣
- [ 11-17]3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17日起在華東上空廣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