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在吉林省敦化市哈爾巴嶺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以下稱“日遺化武”)銷毀設施所在地,中日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宣布哈爾巴嶺日遺化武試銷毀作業正式開始。 據中方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哈爾巴嶺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的最大日遺化武埋藏點,中日雙方調查推算該地埋藏日遺化武約33萬枚。為早日開始銷毀該地日遺化武,中日雙方就技術方案、風險評估、安全管理、環境監測、后勤保障、應急預案等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論證和磋商,并最終達成一致。同時,經多年建設,銷毀設施廠房今年9月建成,銷毀設備安裝10月完成。經運轉調試和模擬彈試銷毀作業,已具備日遺化武實彈銷毀作業條件。中日雙方商定12月1日正式開始試銷毀日遺化武實彈。 該負責人表示,處理日遺化武既是解決中日間重大歷史遺留問題,也是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和中日兩國政府有關備忘錄規定,日方負責銷毀日遺化武,并為此提供一切所需資金、技術、專家、設施及其他資源。中方提供協助。 該負責人介紹說,為盡快銷毀日遺化武,中方作出了巨大努力。中方迄今協助日方在中國各地進行了200余次確認調查和挖掘回收及鑒別包裝作業,共安全回收保管日遺化武5萬余枚(件)。同時,為盡早開始銷毀日遺化武,2010年9月和2012年12月,中方協助日方分別在江蘇省南京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啟動了日遺化武移動式銷毀作業,迄今已安全銷毀上述兩地及其周邊地區回收保管的零散日遺化武37000余枚(件)。此次哈爾巴嶺日遺化武試銷毀作業的開始標志著處理日遺化武工作進入全面銷毀的新階段,對加快銷毀日遺化武整體工作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日遺化武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在侵華戰爭期間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戰爭雖然已結束近70年,但日遺化武仍在嚴重威脅和危害著中國有關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的安全。中方將以此次哈爾巴嶺日遺化武試銷毀作業開始為契機,繼續敦促日方加大投入,在確保人員和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銷毀工作進度,早日全面徹底銷毀日遺化武。 |
相關閱讀:
- [ 11-24]吉林尋偽滿親歷者留住“歷史的記憶”
- [ 11-20]魯媒:吉林“魔鬼主場”值得學習 球迷訓練有素
- [ 11-18]吉林四平一監獄發生火災
- [ 11-16]吉林5人進校毆打教師被帶走 曾稱自家少爺被欺負
- [ 11-15]吉林小學女老師教室里遭5名家長毆打 警方已介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