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美防長辭職:下臺或因奧巴馬政府不滿
2014-11-25 15:5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 中新網11月25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宣布接受國防部長哈格爾的辭呈。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外媒熱議。媒體紛紛指出,哈格爾是奧巴馬所在民主黨遭遇中期選舉慘敗后首位宣布辭職的內閣成員,其請辭可能是因為奧巴馬政府對他所領導的安保工作感到不滿。有分析稱,哈格爾是美國政府內部在國家安全政策上“暗斗”的犧牲品。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作為奧巴馬內閣中唯一的共和黨人,哈格爾是民主黨本月初在中期選舉中全面敗北、失去參議院控制權之后,第一個離開行政當局的高級別官員。 2013年,奧巴馬請哈格爾執掌五角大樓,其任務是管理美軍撤出阿富汗,并構建削減國防預算的政治支持。作為當年應征入伍參加越戰、并兩次獲得“紫心勛章”的老兵,哈格爾在美軍官兵中擁有較高威信。然而,在美軍不得不重返伊拉克作戰、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之際,哈格爾的低調做法受到批評。 美國《紐約時報》25日刊登的文章稱,盡管哈格爾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前參議員,他和奧巴馬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共事時,都是伊拉克戰爭的批評者,并因此建立了友誼,但他仍很難進入奧巴馬“忠誠者”的親密圈子。 文章稱,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稱哈格爾在內閣會議上“表現沉默”。為哈格爾辯護的人則說,他在等待單獨與總統在一起的機會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文章指出,無論情況究竟如何,哈格爾難以進入奧巴馬的親密圈子,并被視為從未能與政府磨合。 美國《華盛頓郵報》則稱,由于受到來自美國白宮方面的壓力,哈格爾任防長不到兩年便宣告辭職。文章稱,哈格爾的辭職是奧巴馬政府內部在國家安全政策,尤其是中東問題上“暗斗”所造成的“人員傷亡”。 文章還稱,在大多數關于美國外加政策的辯論中,哈格爾一直是一個“安靜的角色”,在面對公眾時,他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舞臺讓給了諸如美國國務卿克里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等人。 《華盛頓郵報》還稱,哈格爾一直沒能擺脫出任防長的任命確認給他造成的“陰影”。2013年2月,哈格爾的防長提名以58票贊成、41票反對的結果,在美國國會參院通過,可謂“險勝”。而《紐約時報》也指出,哈格爾的任命確認是一場與他在參議院同事的激烈斗爭,其間,他被批評在回答聽證會尖銳問題時似乎含糊其辭。 《紐約時報》還指出,哈格爾的辭職意味著美國安全戰略將出現調整。哈格爾工作期間的重點是美軍撤軍阿富汗、國防開支削減等事務。2014年以來美方在應對埃博拉疫情、打擊“伊斯蘭國”的早期階段遇到波折,隨著形勢變化,白宮認為工作重心需要轉移,需要一位新的防長展現更多能力與技巧。 而日本共同社則稱,由于美國政府需應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及美軍從阿富汗撤軍等難題,哈格爾辭職將對美國政府造成打擊,也或將對美軍的亞洲戰略造成影響。共同社還稱,在美國國內,共和黨曾批評奧巴馬外交政策“羸弱”。所幸哈格爾本身來自共和黨,國會方面對此的攻擊并不強烈,但預計新任防長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局面。 |
相關閱讀:
- [ 06-30]韓國新任防長就任 稱將全面完善士兵管理體系
- [ 06-12]美國防長為換俘辯護 稱特殊時奧巴馬不需通知國會
- [ 06-11]美國防長將接受國會就換俘事件質詢 面臨5大問題
- [ 06-01]美國防長指責中國南海表現 解放軍副總長批美霸權
- [ 05-31]中國女將軍連發四問 美國防長避重就輕
- [ 04-30]法國防長抵波蘭 “陣風”戰機加入北約空巡
- [ 04-10]習近平會見哈格爾 美防長結束在華“碰硬之旅”
- [ 04-09]美防長辯解:沒為日本撐腰打氣 美國保持中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