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11月23日電 (記者 陳悅)北京故宮吉祥物龍鳳“壯壯”、“美美”23日在廈門首度對外亮相。故宮博物院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馮輝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故宮首度有了自己的吉祥物,希望龍鳳吉祥物能成為“明星效應的文化產品”,使受眾群體易于接受,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 故宮吉祥物是于正在廈門舉行的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亮相的。 今次亮相的吉祥物形象,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現場除展示圖像外,還以3D打印技術制成立體卡通形象,吸引眾多民眾關注把玩。 故宮博物院人士介紹,“壯”體現龍特有的力量,以形容明清紫禁城這座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給人們心理上的震撼感受。 鳳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美”的體現,代表“美中之美,結合眾美”,象征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180多萬件古代藝術珍品所傳達的中國傳統美學內涵。 “故宮博物院即將迎來成立90周年,而在此之前都沒有吉祥物”,馮輝表示,希望用吉祥物表達中華民族文化傳承,體現“龍的精神,鳳的內容”。 他介紹說,吉祥物設計始于去年9月,歷經近10月,數易其稿后方正式定稿,吉祥物身上的服飾、補子、朝珠、龍帽、鳳冠都經過專家考證,力求精確。 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亦告訴記者,此次發布的吉祥物身著清朝服飾,未來還將推出身著明朝等其他朝代服飾的吉祥物形象,并以吉祥物為主題,開發一系列與故宮相關的文化產品,并用于動畫、出版物、文化紀念品等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領域。 馮輝還透露,明年1月1日,故宮的線上商城將正式上線,屆時包括吉祥物在內的故宮文化產品,將透過電子商務渠道,傳遞到千家萬戶甚至到世界各地。(完) |
相關閱讀:
- [ 10-23]搞文創產品抄襲臺北故宮?北京故宮:已做8年了
- [ 10-23]北京故宮否認文創產品抄襲臺北故宮:已做8年
- [ 10-02]北京故宮迎來國慶長假觀光人潮
- [ 09-11]北京故宮護城河開始16年來首次大規模人工清淤
- [ 09-05]北京故宮護城河16年來首次清淤
- [ 06-20]沈陽故宮建漢白玉金水橋風格似北京故宮金水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