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中國肯定的聲音占了多數,但仍有一些媒體發出刺耳的聲音。《印度時報》以泛酸的口吻寫道:“為了不喪失非洲的業務,中國開始向埃博拉肆虐的西非地區派遣醫療隊”,文章稱,在非的很多中國公司不愿意將工人撤回,認為這樣會觸發痛苦的連鎖反應,傷及當地經濟和正在運作的項目。 美國《赫芬頓郵報》稱,多年來中國在西非一直追尋自己的發展模式。中國投資數十億美元發掘西非礦產資源,并幫助西非修建道路和基礎設施,“但這或許會惡化埃博拉疫情,因為森林砍伐使得受感染的動物會更容易與人類接觸”。文章稱,盡管中國目前為埃博拉出資超過1億美元,并成為其數額最大的一筆海外人道主義援助,但“中國的援助與美國相比微不足道”,并稱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只將其0.4%的海外援助劃分至人道主義領域,一些西非人認為這些“遠遠不夠”。 中國社科院非洲問題專家賀文萍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西方對中國援助的一些評論十分荒謬。中國醫療隊去非洲并非僅為救治當地的中國人,而主要是幫助當地人。在疫情暴發初期,一些西方媒體僅僅用援助資金的額度去衡量一個國家援助能力的多少,這是非常片面的,除了錢,中國還有醫療隊在當地。與一些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并沒有完全撤離在利比里亞的務工人員,這在心理上也給當地人以支持,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國家并非完全淪為疫區。況且,中國的援助是一批接一批、根據疫情的不斷變化給出的,積累起來的錢和人力物力也不少了,“美國當時承諾的金額其實國會還沒批準呢”。 賀文萍說,由于連年戰爭,利比里亞的經濟、醫療條件都非常落后,有資料稱利比里亞的醫生只有50多名,雖然這個數字不一定準確,但該國缺醫少藥確實十分嚴重,該國培養的醫療人才也大多流失海外。中國解放軍醫療隊此行可謂任務艱巨,條件艱苦。 |
相關閱讀:
- [ 11-17]中國抗擊埃博拉獲贊 日本援助不力遭點名批評
- [ 11-17]解放軍赴非再戰埃博拉 利比里亞歡迎“真朋友”
- [ 11-17]奧巴馬再將俄與埃博拉并論 集體施壓期待俄投降
- [ 11-16]美國收治第10名埃博拉患者
- [ 11-16]G20峰會發表聲明 承諾盡力“消滅”埃博拉疫情
- [ 11-16]埃博拉疫情致塞拉利昂喪經濟成果 中國醫療隊援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