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按規則出牌 中日就可能改善關系
2014-11-11 06:53:52??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禮義不可分,獲禮遇的安倍莫辱信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應約短時間會見來華出席APEC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本媒體普遍將這次會見看成中日關系標志性事件。為實現這次會見,安倍政府與中方在APEC會前達成“四點共識”,日方立場有所松動,外界普遍認為日方“做了讓步”,在釣魚島問題上承認“存在不同主張”,日本領導人今后也難以再參拜靖國神社。 習近平主席這次與安倍“握手并交談”,時間不長,被認為是“禮節性的”。安倍應當清楚,在東方文化中,“禮”與“義”密不可分,中方把“禮”給了他,同時也把“義”的要求給了他。安倍需要守四點共識之信義,才無愧于圍繞這次會見所發生過的諸多周折和懸念。 中日兩國近年僵局的是非曲直很清楚,要徹底打破僵局,堅持基本的信義十分重要。中日文化相近,相互了解應比中西之間容易,政治力量從中搞花樣,也更容易一目了然。要改善關系,就都要老老實實,言而有信,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不能出爾反爾。 安倍2006年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不只一次要在中日之間“破冰”。而中日之間這些年反復“結冰”,其中就有他本人貢獻的一份寒意。少送冷與破冰恐怕同樣重要,我們不知道經過最近兩年中日之間的奇冷,是否凍醒了日本一些右翼人士,是否為安倍重新認識中日關系增添了一份閱歷。 習近平會見安倍,展現了中國政府對困難而復雜中日關系的一個姿態。如果安倍政府真正像他所說的那樣一直致力于改善中日關系,那么就應珍惜中國的這個姿態,改變其這兩年在對華問題上越積越深的那些東西。 安倍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制造了一套只對日本右翼輿論自圓其說的辯詞,中韓兩國及世界輿論的反對足以讓稍微愿意換位思考的日本人明白,靖國神社的事情的確有問題。過去幾年中韓都展現了堅決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的決心,我們愿意相信,安倍同意中日達成四點共識,這是他現實主義的一個表現。 我們希望中日關系,確切說是中國同安倍政府打交道是有規則可循的,四點共識對安倍的約束力將大于他為謀求國內政治利益等另搞一套的沖動。中國社會對安倍的信任度很低,我們也期待他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以實際行動向中國及亞洲社會證明他對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基本責任感。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形勢比人強。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改善同中國的關系,對日本大概是越來越有吸引力的選擇。當然執政的日本政府可以有其他選項,但它為此將承擔的風險和代價只會逐漸增多。對中國來說,我們想說,中國越強大,中日友好的必要性越強。以為中國強大了就會為所欲為,這樣的想象更容易產生于外部,它不是中國作為大國艱難復興路上的真實心結。 中日都需尊重對方,既尊重對方的利益,也不觸犯對方的感情。為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不踐踏最基本的規則。否則,相應的后果一定會發生。安倍此次來華參加APEC會議,受到了“以禮相待”,他如果之后按規則出牌,中日改善關系就有了一點真實的抓手。中日的積極互動能否動起來,現在球已傳到日本政府一邊。▲ |
相關閱讀:
- [ 11-10]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跌至新低
- [ 11-10]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 11-10]日媒稱安倍對釣魚島問題讓步 承認存主權爭議
- [ 11-10]安倍兩年來首訪中國壓力大 首腦會談成為輿論焦點
- [ 11-09]日媒稱安倍對釣魚島問題讓步 欲重建對華戰略互惠關系
- [ 11-08]專家解讀中日四點原則共識:朝改善關系邁出可貴一步
- [ 11-07]日本憂慮首腦會談落空 安倍急派親信赴華協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