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1日電(記者王攀)廣州海關1日對外表示,該關日前一舉破獲偽報品名走私原棉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經查,該走私團伙涉嫌將“原棉”偽報成價格和稅率更低的“廢棉”,在廣州口岸走私進口原棉1000余柜,共計2.4萬余噸,案值約4.1億元。該案是海關近年來在一般貿易渠道查獲的全國最大宗走私原棉案件。 廣州海關緝私局偵查一處處長吳永鈿介紹說,該案是一起“案中案”,緝私人員是在查處一起木材走私案時發現相關線索,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唐某、佘某曾以23家國內廢棉定點加工廠及進口代理商的名義,在廣州口岸申報進口過大量廢棉。 經查,2012年年中,唐某糾集佘某、賴某、李某等人從事代理進口業務,期間,唐某看到國內市場進口原棉價格居高不下的信息,便找到從事棉花產品貿易的深圳某杰公司的黃某、王某等人,密謀將原棉走私入境,牟取暴利。幾人一拍即合,開始結伙作案。 為降低風險,唐某團伙向不特定的國內棉花經營商承攬進口原棉業務,并向他們承諾,棉花經營商只需繳納低于海關正常稅費的一定費用便可代為“包稅”進口,再交些運輸費用還能將貨送到指定地點。 為了進一步掩人耳目,唐某團伙先后向汕頭豐某公司、廣東泰某公司等23家公司非法購買廢棉進口許可批文,充分利用廢棉和原棉難以憑手摸眼觀區分的特性,指示下屬在托運環節制作提單時及向海關報關時,將實際進口的“原棉”偽報為價格和稅率更低的“廢棉”。 經近4個月的擴線偵查,涉案人員有的被抓捕到案、有的主動投案,目前包稅攬貨、偽報通關、買賣批文和實際收發貨等各走私環節的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