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丑聞纏身緣何不倒? 民眾“容忍度”也有限
2014-11-01 07:45: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 丑聞纏身安倍緣何不倒? 鄭興 白玉潔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0月30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當天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就日本前經產相小淵優子、法務大臣松島綠的辭職,安倍稱“對國民感到非常抱歉,深感責任在于做出人事任命的自己”。 閣僚丑聞迭出“打安倍臉” 近來,安倍內閣閣僚政治獻金丑聞頻頻被曝光,安倍也因此被拉入泥潭,難以脫身。 10月20日,新任經濟產業大臣小淵優子因卷入公款私用和違規使用政治資金丑聞辭職,法務大臣松島綠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規定也于同一天辭職。 次日接替小淵優子的宮澤洋一,僅上任6天就被揭發了三起丑聞。同一天,女性活躍大臣有村治子則被爆出曾收受一家逃稅企業60萬日元捐款。 隨后,環境大臣望月義夫又被揭發其以新年賀詞交流會活動經費名義列出的大約660萬日元支出,實際上應為后援會其他活動的“交際費”。 丑聞風波一浪高過一浪,日本主要反對黨民主黨干事長枝野幸男28日暗示還有更多“料”尚未曝光。 據日本經濟新聞和東京電視臺調查顯示,近期安倍的支持率降至48%,與創出安倍第2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最低水平的7月份數據持平。 歷史何其相似,安倍在2006年至2007年首次出任首相期間,便有6名閣僚因政治獻金丑聞而辭職。受這些丑聞拖累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安倍2007年9月下臺。 這次資金丑聞會否再次將安倍拉下馬,各方猜測不斷。 多方原因暫保安倍政權 盡管丑聞纏身,安倍現在仍然不會倒臺。多方面原因決定了安倍政權暫時“安全”。 有專家認為,安倍第二次組閣以來所取得的政績是其面對危局而不倒最重要的“免死金牌”。 安倍2012年底上臺后,積極提出“安倍經濟學”、“女性活躍”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觀了日本長年消費與投資極度低迷的狀況,給日本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民主黨2009年上臺后無功而退形成很大反差。因此,民眾對于安倍仍有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目前,安倍仍然能保持其不倒的地位,這與自民黨內部主流派大多數力挺安倍是分不開的。” 自民黨內部支持安倍對安倍政權穩固至關重要。2012年安倍第二次組閣,石破茂的地方票遙遙領先,但最終在只有國會議員的投票中敗給安倍。這次丑聞連續劇雖拉低了安倍的民意支持,但他仍能穩坐首相大位也與自民黨主流派的支持有關。 此外,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29日報道,日本民主黨干事長枝野幸男近日也被發現有政治資金問題。可見,“金權政治”問題并非自民黨一黨的弊病,民主黨也多次被曝出政治資金丑聞。所以,日本民眾認為“易主”也于事無補。 民眾“容忍度”也有限 雖然安倍政權目前仍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但今后再出問題就難保長治久安。 面對安倍政府接二連三的丑聞以及安倍自身的一些偏執做法,民眾對安倍更多的是一種別無他選的“容忍”態度。 而在政治獻金丑聞風波上演之前,安倍就一再挑戰民眾的容忍限度。 10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運用標準,并將該法實施日定為12月10日。 當日,在首相官邸前,很多日本民眾、團體組織紛紛反對,擔憂該法可能令日本國民知情權和民主陷入危機。 強推密保法案并非孤立事件。安倍上臺后,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問題、解禁集體自衛權等,都讓日本民眾擔憂日本長期以來的和平狀態有可能面臨挑戰。 不過,民眾的這種容忍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近來,安倍政權已遭遇瓶頸。“安倍經濟學”的效用遭到質疑,“女性活躍”政策也因女性閣僚的“闖禍”被譏諷為“女禍”政策。 “如若安倍再繼續一意孤行,違背民意,危害周邊國家的利益而導致日本在東北亞被孤立,以致日本外交陷入僵局,那么再次落馬只是時間的問題。”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日本國際關系史教授孫立祥說。 |
相關閱讀:
- [ 10-31]日本公明黨多人認為應推遲增稅 安倍壓力或增大
- [ 10-31]安倍再批《朝日新聞》慰安婦報道 稱或致其政權倒臺
- [ 10-31]安倍再批朝日新聞損害名譽 稱其預謀打倒現政權
- [ 10-29]外媒:安倍經濟學遭質疑 日本央行行長壓力重重
- [ 10-29]安倍政府又一高官陷政治獻金丑聞 收受外國人資金
- [ 10-29]日本“繪圖蘋果”引眼球 安倍肖像成賣點(圖)
- [ 10-29]安倍9月改組內閣后已有4名大臣陷入資金丑聞
- [ 10-28]日本疑似埃博拉病患排除感染 安倍指示全力應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