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土耳其就敘利亞問題存分歧 盟友關系現裂痕
2014-10-30 14:12:3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中新網10月30日電據外媒報道,美國和土耳其這一對有著60年歷史盟友關系的兩國,近日因為面對敘利亞問題存在著分歧,漸行漸遠。兩國還就誰才是中東問題的始作俑者,展開了爭論。 報道稱,土耳其不但拒絕美國使用其基地,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發動襲擊,還與美國爭論如何處理敘利亞邊境城鎮科巴尼的戰斗,土耳其高級官員們更是使用了嚴厲的詞句發表反美言論,指責美國的政策。這些行動都已向海灣地區其他國家闡明,在針對如何解決極端分子構成的威脅時,兩個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報道指出,在美國此次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土耳其成為了襲擊行動的最前線。它與伊拉克和敘利亞有約780英里的邊境線。土耳其和美國的分析家都指出,如果沒有土耳其的合作,美國的計劃和政策都不能在該區域長久有效穩定地實施。 美國駐土耳其大使弗朗西斯·李查爾頓指出,如果土耳其不能作為美國的盟友,那兩國都將遇上麻煩,土耳其可能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 報道還指出,上周,美國空軍向一支庫爾德武裝組織空投武器,以支援其對抗“伊斯蘭國”。而這個庫爾德組織,在土耳其眼中,卻是一個恐怖組織。這一做法明顯激怒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埃爾多安在隨后的波羅的海諸國訪問過程中,幾乎在每一站的演講中都會抨擊奧巴馬。他在拉脫維亞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中稱:“在我們雙方還未達成協議之前,奧巴馬就命令3架C-130運輸機向科巴尼空投武器和補給品。美國這種做法是蔑視土耳其的表現。” 而美國官員們事后也試圖安撫土耳其,美方表示此次空投是一次單獨行動。而且兩國先前已對支援受困于科巴尼的敘利亞庫爾德人和伊拉克“自由斗士”已達成協議。土耳其當時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而且土耳其方面與伊拉克庫爾德人一直保持著良好關系。 報道稱,土耳其能成為西方國家的盟友,純粹是因為蘇聯擴張時期,土耳其的伊斯蘭教信徒尋求北約庇護,這才使得西方的觸角延伸到了亞洲。而且,美國與土耳其并不是最近才開始產生分歧和沖突。1974年,當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時,美國對土耳其施行了武器禁運。而在2003年,土耳其國會宣布拒絕美軍使用土耳其領土作為襲擊伊拉克的跳板,這件事徹底激怒了美國政府。兩國關系隨后將至冰點。 有分析家指出,1974年和2003年的兩個事件,可能正是為此次美國和土耳其分歧的伏筆。而且自從埃爾多安執政后,在土耳其進行了多項改革,這也促使土耳其對美國的看法永遠地轉變了。土耳其在埃爾多安的帶領下繁榮昌盛,但同時,土耳其的諸多政策帶有伊斯蘭宗教色彩,這也是導致土耳其與世俗、多元的美國存在分歧的原因。 報道還指出,近日,埃爾多安批評美國政策時,多次重復了他在2003年時說過的話:“我不會使土耳其成為美國打擊中東其他伊斯蘭國家的跳板。”他還指出,美國與其說是幫助當地民眾改善生活水平,還不如說是更關心本地區的石油。 更有土耳其分析家指出,美國和土耳其是否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標都已經很難說了,現在,兩國連對“敵人”的定義也不相同,已經沒有共同的敵人了。 報道同時指出,土耳其官員表示,對目前世界上一些說土耳其對“伊斯蘭國”抱有同情心的言論趕到非常憤怒。官員們指出,“伊斯蘭國”是在土耳其的國境線上,不是美國的。土耳其比美國擔的風險更大。 報道稱,土耳其已接收了150萬難民。如果敘利亞境內的戰事不斷,土耳其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社會和財政負擔。 美國也有部分官員確認,政府中的決策者有時不會考慮到盟友的憂慮。這些官員同時也指出了土耳其合作的地方,包括禁止外國戰士穿越其國境,并查封支持“伊斯蘭國”的網站。 但報道稱,兩國的官員都表示,敘利亞危機也稍有促進兩國關系改善。奧巴馬和埃爾多安自從1月后就沒有對話了。但自9月于威爾士討論打擊“伊斯蘭國”會議召開后,兩國展開了低級別官員對話。而且美國副總統拜登也表示計劃在11月訪問土耳其。 位于安卡拉的伊派克大學教授,格克汗·巴茲克說:“土耳其已經變了。從現在開始,兩國關系只會維持在必要的基礎上,因為美國和土耳其在各方面都已無共同點了。” |
相關閱讀:
- [ 10-30]土耳其一煤礦坍塌 18名工人被困井下
- [ 10-30]土耳其舉行閱兵式慶祝建國91周年
- [ 10-29]土耳其一煤礦坍塌18名工人被困
- [ 10-28]美國副總統拜登將于11月出訪土耳其等三國
- [ 10-26]庫爾德武裝人員打死3名土耳其士兵
- [ 10-24]土耳其反對美國向艾因阿拉伯的庫爾德武裝空投武器
- [ 10-24]經合組織敦促法國土耳其加大打擊跨國商業腐敗力度
- [ 10-23]美女助陣!京多安女友隨多特前往土耳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